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日台灣英雄:張振華視障做公益心不盲

人氣: 17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12日電)17歲正當滿懷憧憬,似乎一切美好時,一場工廠意外奪走了張振華雙眼的視力,不認輸的他,因著父親一句話,「活著就是一種責任」,如今自立更生、做公益,不輸正常人。

民國64年次的張振華,看起來蠻健壯,戴起墨鏡還真有型、很「man」。他戴墨鏡卻不是為了造型,出門時妻子亦步亦趨隨行,也不只是夫妻恩愛而已,而是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

張振華是雲林縣大埤鄉人,在家排行老二,有1兄2妹,他說,小學3年級就打工幫忙家計,即使挑糞尿的低下工作都做過,國中3年級時因父親罹患肝炎而輟學照顧,在桃園一家工廠當學徒。

為了支付照顧父親的生活費、醫藥費、租屋費,還要寄錢回老家給母親,他兼了多份工作。他說,當時就像近來當紅的一齣電視劇中兼差好幾份的男主角,只是他沒有男主角五官健全的幸運。

17歲那年,他遭逢遽變,工廠內一個近1000公斤的高壓電箱掉落,正好砸在他的右前額,他七孔出血、眼球外暴、鼻梁骨斷裂,送醫急救,一度垂危,醫生極力搶救後幸運撿回一命,但也從此右眼全盲,左眼視力不到0.03,只能看到微光。

重創後的張振華,即使東西拿到眼前,也是影像模糊。他說,治療期間,不只視力模糊,全身癱瘓、失能,還一度失憶,後來是「在破碎的模糊印象中組合記憶,在受損的身體功能中勉強存活。」

救回一命的他,留下左眼黃斑部病變、水晶體異常、為導流腦部皮下水分而在體內安裝引流管等後遺症。他身心受到重創,心情極度低落,「如果那時能拿到農藥,會馬上喝掉,一了百了。」

後來身體逐漸復原,心情卻仍在谷底。張振華說,84、85年間,整天抱著收音機聽吳樂天廣播廖添丁的故事,後來經朋友約出門唱歌解悶,發現自己喜歡歌唱,開始不斷練習,曾在民歌西餐廳駐唱兼差。

張振華因為唱歌找到「生命的出口」;他說,那時生活完全失去目標,「還好有朋友,才有希望」,因為朋友的鼓勵,雖然雙眼殘廢,但他心想,「眼盲也是一種不同的享受,有機會創造更多的不可能。」

當時愛聽他唱歌的粉絲張惠卿,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兩人在民國86年結婚,一路攜手,鼓勵相行,為他打點生活上一切需要,還生下一雙活潑健康的子女,現在女兒就讀小學5年級,兒子就讀小學1年級。

除了專精歌唱,張振華還參加按摩的職業訓練課程,加上先前曾跟隨老師傅學習推拿、武術等技藝,通過行政院勞委會檢定,成為合格按摩師,並結合志同道合朋友,在斗六開設按摩中心,定期為安養中心老人家公益按摩。

張振華在按摩工作之餘,又投入公益演唱,回饋社會。他說,92年開始參加殘障歌唱比賽,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樂此不疲,在一次因緣下,投入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雲林分會志工行列,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歷程。

民國96年,他參加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馨情金嗓K歌傳情」卡拉OK歌唱比賽,勇奪全國總冠軍,成為鼓勵犯罪被害人與家屬走出陰霾的新模範,又擔任雲林地檢署「反毒大使」、「反賄選大使」,活動表演、勵志演講的邀約紛至沓來。

從工安意外受重創後,張振華一度心情鬱卒,不喜歡開口講話,如今藉著一雙巧手按摩「抓龍」,打開許多人身體上的鬱結,並藉著好歌喉,唱出感人肺腑的歌聲,打開人們心靈之窗,交互輝映出生命燦爛的美景。

他說,求學階段老師諄諄教誨,並在他輟學後不斷關心,讓他從失落的邊緣走回來;身體復原階段有妻子的鼓勵相隨;父親臨終前又叮囑,「活著就是一種責任」,這都是他堅強活下去的動力。

身為殘障人士,張振華認為,「不應依賴社會的同情心,而忽略自己的能力,甚至劃地自限,或者認為社會應該同情我,因為,沒有人『應該』可憐殘障者。」殘障者建立正確心態相當重要。

但是他也希望,「社會的正常人,對殘障人士要有更多的同理心,多注重殘障心理教育、心理建設的課題。」他曾經受邀活動表演,原本講好酬勞幾千元,最後卻只拿到幾百元,「能做多少就盡力做多少,沒什麼好計較那麼多,能活著、能做些事,已經很珍貴。」

憑著對唱歌的興趣和天份,加上朋友的協助,張振華新近完成自編詞曲的台語歌「雲林好所在」,將雲林縣20鄉鎮市的鄉土特色與農漁牧特產,全部寫進歌詞中,爵士加搖滾曲風,公開發表以來,相當討喜,引起熱烈迴響,還儼然成為雲林的縣歌。

「雲林是一個農業城,青菜水果真出名。」「天清地水好心晟,好山好水攏治這。」「雲林的人情味尚出名,大家一定要來這。」視障歌手張振華藉著歌聲,唱出身殘心不殘的精神。980412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