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日台湾英雄:张振华视障做公益心不盲

人气: 17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4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12日电)17岁正当满怀憧憬,似乎一切美好时,一场工厂意外夺走了张振华双眼的视力,不认输的他,因着父亲一句话,“活着就是一种责任”,如今自立更生、做公益,不输正常人。

民国64年次的张振华,看起来蛮健壮,戴起墨镜还真有型、很“man”。他戴墨镜却不是为了造型,出门时妻子亦步亦趋随行,也不只是夫妻恩爱而已,而是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张振华是云林县大埤乡人,在家排行老二,有1兄2妹,他说,小学3年级就打工帮忙家计,即使挑粪尿的低下工作都做过,国中3年级时因父亲罹患肝炎而辍学照顾,在桃园一家工厂当学徒。

为了支付照顾父亲的生活费、医药费、租屋费,还要寄钱回老家给母亲,他兼了多份工作。他说,当时就像近来当红的一出电视剧中兼差好几份的男主角,只是他没有男主角五官健全的幸运。

17岁那年,他遭逢遽变,工厂内一个近1000公斤的高压电箱掉落,正好砸在他的右前额,他七孔出血、眼球外暴、鼻梁骨断裂,送医急救,一度垂危,医生极力抢救后幸运捡回一命,但也从此右眼全盲,左眼视力不到0.03,只能看到微光。

重创后的张振华,即使东西拿到眼前,也是影像模糊。他说,治疗期间,不只视力模糊,全身瘫痪、失能,还一度失忆,后来是“在破碎的模糊印象中组合记忆,在受损的身体功能中勉强存活。”

救回一命的他,留下左眼黄斑部病变、水晶体异常、为导流脑部皮下水分而在体内安装引流管等后遗症。他身心受到重创,心情极度低落,“如果那时能拿到农药,会马上喝掉,一了百了。”

后来身体逐渐复原,心情却仍在谷底。张振华说,84、85年间,整天抱着收音机听吴乐天广播廖添丁的故事,后来经朋友约出门唱歌解闷,发现自己喜欢歌唱,开始不断练习,曾在民歌西餐厅驻唱兼差。

张振华因为唱歌找到“生命的出口”;他说,那时生活完全失去目标,“还好有朋友,才有希望”,因为朋友的鼓励,虽然双眼残废,但他心想,“眼盲也是一种不同的享受,有机会创造更多的不可能。”

当时爱听他唱歌的粉丝张惠卿,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两人在民国86年结婚,一路携手,鼓励相行,为他打点生活上一切需要,还生下一双活泼健康的子女,现在女儿就读小学5年级,儿子就读小学1年级。

除了专精歌唱,张振华还参加按摩的职业训练课程,加上先前曾跟随老师傅学习推拿、武术等技艺,通过行政院劳委会检定,成为合格按摩师,并结合志同道合朋友,在斗六开设按摩中心,定期为安养中心老人家公益按摩。

张振华在按摩工作之余,又投入公益演唱,回馈社会。他说,92年开始参加残障歌唱比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乐此不疲,在一次因缘下,投入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云林分会志工行列,开启了人生的另一历程。

民国96年,他参加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馨情金嗓K歌传情”卡拉OK歌唱比赛,勇夺全国总冠军,成为鼓励犯罪被害人与家属走出阴霾的新模范,又担任云林地检署“反毒大使”、“反贿选大使”,活动表演、励志演讲的邀约纷至沓来。

从工安意外受重创后,张振华一度心情郁卒,不喜欢开口讲话,如今借着一双巧手按摩“抓龙”,打开许多人身体上的郁结,并借着好歌喉,唱出感人肺腑的歌声,打开人们心灵之窗,交互辉映出生命灿烂的美景。

他说,求学阶段老师谆谆教诲,并在他辍学后不断关心,让他从失落的边缘走回来;身体复原阶段有妻子的鼓励相随;父亲临终前又叮嘱,“活着就是一种责任”,这都是他坚强活下去的动力。

身为残障人士,张振华认为,“不应依赖社会的同情心,而忽略自己的能力,甚至划地自限,或者认为社会应该同情我,因为,没有人‘应该’可怜残障者。”残障者建立正确心态相当重要。

但是他也希望,“社会的正常人,对残障人士要有更多的同理心,多注重残障心理教育、心理建设的课题。”他曾经受邀活动表演,原本讲好酬劳几千元,最后却只拿到几百元,“能做多少就尽力做多少,没什么好计较那么多,能活着、能做些事,已经很珍贵。”

凭着对唱歌的兴趣和天分,加上朋友的协助,张振华新近完成自编词曲的台语歌“云林好所在”,将云林县20乡镇市的乡土特色与农渔牧特产,全部写进歌词中,爵士加摇滚曲风,公开发表以来,相当讨喜,引起热烈回响,还俨然成为云林的县歌。

“云林是一个农业城,青菜水果真出名。”“天清地水好心晟,好山好水拢治这。”“云林的人情味尚出名,大家一定要来这。”视障歌手张振华借着歌声,唱出身残心不残的精神。980412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