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出道20年 坦言非常想拿金像影帝

人氣 12
標籤:


今年金像獎影帝候選人合影獨缺梁朝偉,不過最大熱門當屬張家輝與甄子丹。

  屈指算算,張家輝出道已經整整20年了。20年前脫下警服時,張家輝並沒有想過當藝人的這條路,要走這麼漫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得到肯定。最初,他以為是去學幕後做副導演,沒想到突然就變成了藝人。20年來,他在電視上紅過,也在電影裡跑了很長時間的龍套,演了很多很多的小配角。他常說覺得累了,不如不幹了。但每次有導演拿著劇本來找他的時候,他就會立馬精神起來,生龍活虎地跟導演研究這個角色是不是應該這樣,那個人物改動一下會不會更好。

  有人說,香港演員老的老、走的走,第28屆金像獎才會輪到張家輝成為最佳男主角候選人中最受矚目的一個,與鮑起靜、任達華這些「老人家」一起撐起今年金像獎。張家輝說他不想去談論這些,甚至不敢說太多關於金像獎的內容,但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恨獎之心。有人說,這個獎在他入行20年了才給他,是不是太遲了?他趕忙說:「不遲不遲。遲給我,總比不給我好。」

  20年經歷:我把青春獻給了演戲

  張家輝演過很多警察,最近一次是在《保持通話》裡面,演一個不得志、從CID(刑事偵緝隊)降為軍裝的警察。然而現實中恰恰相反,未入娛樂圈之前,張家輝在警隊工作。因為張家輝的爸爸是警察,17歲的他就順理成章地加入了警界。工作5年之後,張家輝希望轉為CID,遞交報告後卻沒被批准。「年輕的時候嘛,總是比較容易衝動。當時就想,不給我轉,我就不幹了。」張家輝現在想起來,對於年少時的衝動付之一笑。當時張家輝有個同學在李修賢公司做事,就勸張家輝過去一起工作。張家輝說他當時想做的是幕後工作:「想做副導演。但是去了之後才上班,李修賢先生正好要拍一部講學警的電影。知道我幹過警察,就說別做幕後了讓我去演戲。其實什麼都不懂,但想著去學一點東西嘛,就去了。」這就是《壯志雄心》,張家輝第一次當主角,票房一般。不過李修賢還是繼續找他拍片,繼續讓他做男主角,現在說起李修賢,張家輝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會很尊敬地稱呼對方為「李修賢先生」,他很感激對方的知遇之恩。

  不過,隨之而來的並不是順風順水的明星生活,反而是一路沉浮。從亞視到無線,再到很多電影裡面演咖喱菲,甚至「逃」去南非9個月,想要逃離演藝這條讓他又愛又恨的路。在亞視雖然也是做男主角,但看亞視的人並不多,所以張家輝始終不紅。後來終於有機會過檔無線,「當時從亞視去到無線,感覺就好像是你陞官了一樣,大家都跑過來恭喜你。」張家輝覺得那種場面好奇怪。

  去到無線之後,張家輝並不開心,於是他就去了南非。當時有報導說張家輝與關詠荷吵架,二人分手,張家輝躲去南非治療情傷。多年之後,聽到舊事重提,張家輝很認真地解釋說:「不是的,跟關詠荷沒有關係。當時確實是跟她吵了架,分開了一段時間,但只是時間上的巧合,當時就是很想要離開這個圈子。」去到南非,張家輝在朋友的餐館裡幫忙,每天端盤子、發發呆,生活很簡單。但他說其實還挺喜歡那段生活,很輕鬆又自在。在本月初《紅河》的雲南首映禮結束之後,張家輝接受《信息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起這段生活,他道:「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從此就會離開娛樂這個圈子了,還以為自己會在南非那樣過一輩子。」但是由於姐姐病重,張家輝九個月之後返回香港,陪伴在姐姐身旁,直到姐姐去世。

  之後,他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在無線拍戲,又轉戰電影圈。從英皇去到寰亞再回到英皇,演戲演了20年,才在2009年憑藉《證人》獲得香港影評人協會的影帝頭銜,並成為了今年金像獎影帝的大熱人選。張家輝說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個圈子裡「奮戰」20年,雖然最初的想法是做副導演,但之後張家輝說並沒有想過演而優則導,他表示真正入了這個圈子才發現導演是一件很複雜的工作:「我跟好多好導演合作過。從他們身上理解當一個導演不是拍一部戲就可以,要顧及好多東西。鏡頭燈光劇本找錢。還要就每個演員的特質去給他們發揮的機會,太多技巧和經驗在裡面了。」

  20年感悟: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儘管演了20年才拿到一個影帝,張家輝卻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幸運之一是張家輝回到無線不久拍了《天地豪情》,從此一戰成名。有了無線在香港的影響力,一夜之間,師奶們都知道了張家輝是什麼人。張家輝也算是在娛樂圈捱出頭了。有的人,拍了一輩子的戲,大家都知道他熟面孔卻永遠叫不出名字。至少,張家輝完成了成名的第一步。

  其後,張家輝轉戰影壇卻拍出了一堆的搞笑爛片。直到杜琪峰的《黑社會》,張家輝才有機會轉型,影評人開始評論起張家輝的演技。對於喜劇,張家輝有些無奈:「那個時候拍喜劇也是身不由己,其實我自己也想慢慢脫離喜劇的角色,但是來找你的就是這些戲,所以你也沒有辦法。」張家輝說很多人都把喜劇看得很低:「覺得拍喜劇成本低,好像就是找幾個人打打鬧鬧的就算了。從來沒人認為喜劇應該是認真製作出來的,所以喜劇演員都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可。只有周星馳例外,因為他是自己做老闆。一般的喜劇演員投放在你身上的資源是很有限,周星馳自己做老闆當然是全片他最出彩。而且演香港以前的那些喜劇,各大影展是肯定沒有你的份,大家覺得那種喜劇純屬娛樂,不覺得要演技去做。我很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打破這些。」

  可惜,張家輝最終還是靠著非喜劇得到認可:一部是杜琪峰的《黑社會》,一部是林超賢的《證人》,另一部是章家瑞的《紅河》。角色一個比一個另類,張家輝說:「以前演那麼多喜劇我並沒有後悔,因為做事情是不可以只看到眼前的。無論是什麼角色,無論演得多壞還是多好,總是一個鍛練的機會。我其實很想拍一個有素質的喜劇,但是一直沒遇到,希望今年年底有機會。」擺脫喜劇演員身份轉戰其它類型片是張家輝總結的幸運之二。

  幸運之三則是今年年初獲得的香港影評人協會影帝頭銜,對於20年來的第一個影帝獎,張家輝說他很重視:「獎盃我把它放在客廳裡,不過並不是非常顯眼的位置。我會經常去看看那個獎盃,在家打掃或者只是路過的時候,我會把那個獎盃拿起來看看,再放回去。」

  幸運之四則是找到了關詠荷。張家輝說太太關詠荷是他在娛樂圈裡「最大的收穫」,張家輝與關詠荷識於微時。上個世紀90年代,張家輝和關詠荷都還在亞視。那個時候,關詠荷既不是後來TVB的收視福將,亦不是一線大姐大。張家輝雖然是亞視男主角,卻也沒幾個人認識。張家輝說沒有想到關詠荷這麼漂亮的女孩子會喜歡他,張家輝曾說過:「當時就是試著約她出街,沒想到她就答應了。在一起拍拖之後,我才開始擔心。覺得自己沒錢也沒有事業。她憑什麼跟我。但她卻說:『你現在沒有而已,誰能說你以後不會好呢?』我都沒有想到她對我這麼有信心。」

  二個人拍拖之後,一度分手。但10年戀情終究完美升級為婚姻。張家輝笑說自己在家其實是個很悶的人,並不像在記者會上表現的那樣不斷講笑話,讓全場的女記者笑得花枝亂顫。被問到兩個人會不會天天肉麻說「我愛你」,張家輝說:「平常都各忙各的。但大家都很安心,對對方很放心。」

  20年總結:這是一個公道的年代

  今年金像獎的影帝之爭,被認為是張家輝(《證人》)與甄子丹(《葉問》)之爭。談到影帝之爭時,張家輝說:「這個方面我還是想拿獎的,非常想。但我不想弄到自己太大壓力。也不想說太多,讓別人覺得我沒有內涵,太張揚。我想靜一點讓大家覺得我有內涵一點。」至於拿獎之後會否加片酬提身價呢?他就笑著接口說:「片酬是肯定要加的。」至於20年才拿到獎項的問題,他就笑說:「我覺得沒關係,時間在某個程度上可以證明一些事情的,作為一個演員不是說拿獎就會覺得自己很厲害了。」

  在演技得到肯定之後,張家輝面臨的新問題是語言關。目前,香港與內地越來越多合作,要求普通話演出的機會也增多,比如張家輝最新的作品《紅河》,最初導演章家瑞是讓張家輝隨便說說普通話就好,反正後期會找人配音,後來卻說還是想要他自己的聲音,於是又特意去香港找他錄音,張家輝說:「導演說雖然找了配音員,但是感覺不好。說配音演員和你的情緒、發聲都不一樣。把整個戲都變成另一個戲。而且反正這個戲講的是南方人的故事,南方人講普通話本來就不好,還是用你自己的聲音吧。他就專程過來把我說得特別不好的地方找了老師教我重配。我也很尊重導演的決定,但是有些音調對我來說很困難的。」

  都說香港電影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可謂歷盡跌勢。從黃金時代走向落寞,張家輝算是經歷了香港電影繁榮以及整個衰退期。他曾經天天有工開,拍了N部爛片,還曾被人罵「廢柴」。他也經歷了一年香港只能拍幾部電影的局面,直到現在香港電影處於摸索重振繁榮的道路的局面。然而,張家輝卻說:「當年所謂的黃金時代未必就好。大家到處趕場,拿完錢,拍一拍就走人。低谷的時代也未必就差,雖然開的戲少了,但每一部戲都要籌備很久,通過很多方面的考察,比如內地市場,或者投資人會去論證這部電影開不開得,才拿錢出來。這樣拍出來的電影比以前素質上提高了很多,也許反而是好事。」

  張家輝談到現在的香港電影,表示不能太計較每年一定要拍多少片才是好。現在也沒什麼不好的,開片數目低了,但起碼質素好,做的也不是那些馬馬虎虎的電影。他說:「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公道的年代,有好的劇本,好的想法,還是有機會被拍出來的。而且現在的狀況是風險係數降低了,對大家都好。以前那個年代,什麼電影都開,大家拿了錢就走,那個年代也有點過分。」不管是演員還是整個的電影圈,張家輝覺得其實大家心態都應該是一樣的,「有什麼東西在面前,就應該做好眼前的事情。無論高潮、低潮。別想太多了。」

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周昭 選稿:實習生 葉珊珊

相關新聞
《出租家人》首映 新導演與曾志偉邊拍邊吃鍋
丟丟妹首度偕圈外男友同台 交往半年揭婚姻進度
林志玲北海道開球漂亮登場 紮俐落馬尾雙語問候
大馬歌手李青青遭遇車禍時 女兒有不祥感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