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九孔暴斃 揭穿政府聞聲救苦謊言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台灣東海岸養殖九孔日前再度傳出大量死亡消息,這也是近十年來國內養殖九孔第三度面對死亡威脅。由於九孔經濟價值高,一直以來都是台灣重要的養殖種類與外銷的產品,尤其國人所研發立體式工廠化的九孔養殖技術,更是獨步全球,受到國際注目,但是該產業近年來卻一直受到不明原因的困擾。過去對於九孔發生大量死亡的原因,專家學者經過多年研究,仍然是眾說紛紜,包括:種貝基因劣化,感染溶藻弧菌,餌料藻類量不足,病毒性病因等等,並沒有確實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病毒是致病真正的病因(貝體身上找到病毒,不代表它就是元兇)。

儘管政府曾大張旗鼓成立專案小組,展開救援行動,但每每雷聲大雨點小,等風頭過去媒體不再追蹤報導,研究機構又會將重點擺到短期可以取得專利的項目(非業者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使得九孔死亡真正原因迄今仍待釐清,遑論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九孔養殖的規模與產量一直無法恢復昔日的榮光,業者真的有苦難言。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九孔總產量僅327公噸,不及全盛期產量的1/10。

此次養殖九孔再度爆發病變,政府相關部門再度將原因歸咎於病毒,態度明顯過於輕率,所提出「休養」作法,也很難讓業者信服,危機處理能力明顯不足。固然把病因推給病毒是最好的擋箭牌,因為感染病毒目前沒有藥醫(就像感染SARS一樣),所以無能為力,最好再補上該病毒是由對岸帶過來,因防不勝防,亦非戰之罪,業者只能自求多福。這樣的戲碼在國內不止一次上演,彷彿成為政府因應危機的良方妙藥,任令產業自生自滅,讓人感到悲哀,政府很顯然並沒有從過去類似案例中得到教訓。

其實早在1980年代末期台灣草蝦養殖,在全盛時期亦發生大量死亡情形,死亡率達九成以上,使得當年外銷數量一下子從數萬公噸下滑到數千公噸,對該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引起業者極大的恐慌,最後也是把原因歸於病毒,也提出許多因應對策(跟現在處理九孔如出一轍),更花費數億元經費進行產業再生計畫。

然而20年過去,蝦類病變問題依舊無解,台灣草蝦產業仍然沒有復甦的景象,養蝦業者則早已心死,或遠離傷心地另謀他途,國內蝦類需求也轉由國外進口供應,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政府並沒有得到教訓。反觀,泰國、中國、越南、厄瓜多爾等重要養蝦國家,雖也曾發生養殖蝦類大量死亡的情況,但是在產官學通力合作下,按部就班改進缺失,淘汰體質不良的經營體,回歸到生態養殖方式,並藉此推動繁養殖生產規範與國際接軌,建立國際魚病疫情預警通報系統及處理病害問題的標準作業流程(SOP)等措施,產業同樣在遭到重擊後,恢復速度與狀況明顯較台灣佳。

儘管台灣繁養殖技術及經驗仍然具有競爭優勢,但是政府相關部門的決策與執行力則跟不上腳步,特別是未充分準備即隨意對外發言,徒然消耗官方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對政府的信心。看到投入龐大資金與心血,辛苦耕耘多年的九孔養殖業者,忍痛關場或無奈的改養其他魚種,令人相當心痛,不知這樣的悲劇還要上演多少次?還能上演多少次?政府在大力推動農村再生的同時,是否也該關注心一下農漁業生產上的困境,畢竟失去產業競爭力的農漁村,再怎麼建設,充其量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離島工業區  開發成泡影
新西蘭政府將資助水產養殖業
強烈寒流來襲 嘉縣漁塭受寒害面積增加
農漁業寒害損失已逾千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