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會大選 執政聯盟大勝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新德里16日外電報導〕拜過去四年經濟快速成長之賜,以國大黨為首的印度執政聯盟「團結進步聯盟」16日在國會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不但擊敗由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 )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執政聯盟所推出的總理人選辛赫也得以順利續任。

經濟擺中間 重挫右翼政黨

儘管開票尚未結束,但根據媒體估計,在國會下院(人民院 )五百四十三個民選席次中,「團結進步聯盟」拿下兩百六十一席,其中國大黨獨得近兩百席;儘管「團結進步聯盟」所掌握的席次並未超過成立新政府所需的過半數兩百七十二席,但仍遙遙領先對手「全國民主聯盟」的一百六十席。此外,由印度共黨等左翼政黨組成的「第三陣線聯盟」表現不佳,預估席次不到八十席。辛赫在確定篤定勝選後感謝選民的託付。

儘管「團結進步聯盟」的席次並未過半,但在掌握組閣主導權狀況下,應能順利透過與其他地方性小黨談判結盟來彌補席次差距,進而籌組執政聯盟,未來執政受制小黨要脅的機率也大為降低。根據印度憲法,本屆國會任期於6月1日屆滿,新國會與新政府必須在6月2日接任。

選前預測顯示,國大黨至少可以拿下一百九十席,新德里國大黨總部在確定勝選後氣氛歡樂,支持者敲鑼打鼓手舞足蹈。至於慘敗的印度人民黨則坦承結果出乎意料。印度人民黨資深領袖傑特利說,該黨接受人民裁定,並暗示黨內可能出現內訌與路線之爭。分析家預料,八十一歲、年邁的人民黨黨魁阿德瓦尼,可能因敗選而下台。

分析家指出,選舉結果可視為共產黨,與區域性、支持種姓制度的右翼政黨的挫敗;印度七億一千四百萬名選民藉由選票選擇安定;值此不確定時刻,民眾並不樂見任何分歧。此外,南亞動蕩與日俱增,特別是與宿敵巴基斯坦關係惡化,促使選民決定投安定一票。

總理辛赫 可望續任

在經濟層面,印度民眾顯然認為經濟學家出身的辛赫,有能力處理經濟問題。印度經濟過去連續五年出現近兩位數成長,如今卻在全球金融風暴下受創甚深。在少了前聯盟夥伴共黨的掣肘,執政聯盟應可進一步推動經濟與金融的自由化。

相關新聞
印度大選 反政府武裝劫持800人火車
印度大選執政黨些微領先
印度大選投票後民調 執政聯盟得票領先
印度大選結束  執政聯盟小幅領先反對聯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