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大選結果 對美伊關係助益有限

標籤:

【大紀元6月12日報導】(中央社德黑蘭11日路透電)伊朗總統大選明天投票,選民將在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這位強烈批評美國「傲慢」的現任總統,與其他較溫和對手之間做選擇,但無論結果為何,伊朗與美國凍結30年的關係,不容易一下子冰釋。

政治分析觀察人士認為,艾馬丹加最主要的對手是前總理墨沙維(Mirhossein Mousavi)。67歲的墨沙維希望贏得持改革信念人士和保守派人士的選票,因此對艾馬丹加「慈善經濟」政策多有嘲諷,並矢言回歸到這個伊斯蘭共合國國父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Khomeini)的「基本價值觀」。

前國會議長卡洛比(Mehdi Karoubi)是艾馬丹加3位對手中,最具自由派色彩的候選人。他企圖以承諾分享伊朗石油財富,在希望伊朗改革的選民中拓展自己權力基礎。

許多支持者在德黑蘭(Tehran)張貼海報,讚揚1937年出生的卡洛比在打擊社會不公和貧窮上的貢獻。

另一位候選人芮塞(Mohsen Rezai)曾在1980年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中,率領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出征。

不過,就算艾馬丹加輸掉總統大位,伊朗與美國長達30年的相互敵視也不大可能突然冰釋。部分原因是,在伊朗的神職制度裡,諸如核子政策、對美關係等國家事務的最後決定權不在總統身上,必須宗教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amenei)說了才算。(譯者:蔡佳敏)

相關新聞
伊朗前總統哈塔米 宣布參選總統
伊朗前總統哈塔米宣布投入總統大選
避免票源分散 哈塔米退出6月伊朗總統大選
伊朗6月總統大選  475人登記參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