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娜鮑許辭世 旅德台灣編舞家同聲哀悼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30日專電)德國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遽逝,消息傳出震驚國際舞蹈界。旅居德國的台灣編舞家也同聲表示哀悼,公認這位憑藉「舞蹈劇場」開創舞蹈新領域的藝術家辭世,對表演藝術界來說是一大損失。

達姆斯塔(Darmstadt)劇院舞蹈總監林美虹,80年代曾在艾森(Essen)的福克旺(Folkwang)學院進修,是鮑許還在擔任舞蹈系主任時的最後一屆學生,鮑許的死訊來得突然,讓她驚訝和難過。

林美虹說,鮑許生命走到盡頭依然創作不輟,她的遽逝,對國際舞蹈界來說是一大損失。

林美虹的眼中,碧娜.鮑許40多年的舞蹈生涯可分三個時期。1973年接掌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Wuppertal)藝術總監前後,比較接近傳統的表演形式,還未開創革命性的舞蹈語言。

從70年代末開始,鮑許開始透過舞作向觀眾提問,探討人的存在和人性衝突等問題,舞者大聲嘶吼和奔跑的嶄新表演方式,讓當時的觀眾很不習慣,許多人因為感到驚駭而奪門而出。

林美虹說,這個階段的鮑許雖然開啟了舞蹈的新紀元,不過也充滿爭議性,好在當時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行政總監不計較票房,全力支持她創作,這也是鮑許成名後寧願留在德國西部的小城烏帕塔,不願意到巴黎或柏林發展的原因。

到了80年代中,鮑許開始旅行各國吸收靈感,在巴西、智利、日本、印度和香港等地創作,這時期的她將舞蹈劇場的表演方式帶到全世界,奠定了國際地位。

明年3月即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登台的林美虹指出,從舞蹈劇場的理念來看,身體的動作和語彙只是媒介,創作者應該追問的是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就是說不去問做什麼,而是問為什麼要做,碧娜.鮑許就說,創作不是從頭到尾,而是從裡到外的過程。

旅居紐約和柏林多年、即將前往高雄任教的編舞家俞秀青,早在大學時代就迷戀鮑許,聽到她遽逝的消息,直嘆走得好突然。

俞秀青說,碧娜.鮑許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編舞家之一,不僅在歐美地位崇高,也深深影響台灣老中青三代的舞者;每隔幾年主辦的碧娜鮑許舞蹈節,匯集全球菁英的編舞家,栽培新人不遺餘力,烏帕塔因為她而聲名大噪,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造訪。

不過俞秀青強調,鮑許的成就離不開德國劇院的傳統,德國公立劇院的專業組織和全力支援,是她成功的必要條件。

旅居柏林的編舞家孫尚綺也說,鮑許對人性的深刻挖掘,往往挑起觀眾的情緒,因為她的帶動,舞蹈界才開始跨過表象,思考跳舞和動作背後的動機。

作品「女媧」下週將在法國亞維農(Avignon)首演的孫尚綺指出,像他這樣的年輕一代編舞家,到現在還是一再思考舞蹈、身體和人在劇場內的關係,就是來自鮑許的啟發。

曾三度來台演出的碧娜.鮑許,因為罹患癌症,不幸於今天早上辭世,享壽68歲。她上週日才與舞者一道登台謝幕,辭世前仍工作不輟。

相關新聞
音樂表演家:每一個節目都如此完美
編舞家納丘杜亞托來台演出 重詮慾望之翼
雲門舞集東京演出白劇 靈感源自京都古寺
世紀當代舞團09首演 姚淑芬舞出世紀婚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