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急診分三級 台衛署:掌握搶救時間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台灣衛生署將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預訂在年底前為全台200家急救責任醫院做處理能力的分級,醫院應依照其評定的分級,適時提供醫療服務,以把握重症病患能在第一時間送到專業醫療醫院,及時得到最適當的治療照顧。

已於13日發布的「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將醫院處理緊急傷病患之能力,依照人員、設備、疾病處置能力與品質等,分為「重度」、「中度」 及「一般」3種等級,重症或中度級醫院,必須要同時具備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創傷、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處置能力等5大類能力,且為最後一線轉診後送醫院,不得再將緊急傷病患轉出;「中度」級醫院需具有緊急重症的初步醫療處理能力。

台灣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16日表示,分級主要的內容著重對於5大能力照護為主做一個評定,因為這幾項病症都是具有所謂急救黃金時間,如心肌梗塞和中風屬於重症,送醫時間很重要,中風病患如能在3小時內送醫,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癒後效果可以大幅提高到3至4成,嚴重創傷病患若能盡速送醫,依然有很高的機會可以挽回生命。

石崇良說,緊急醫療的目的就是在對的時間,把病患送到對的地方,做對的治療」,這是急救分級最重要的精神所在。重度醫院雖然規定經由轉診後不得再轉出,但如經評估後可經由聯繫安排轉診至中度或一般等級醫院,希望經過評定後,未來這幾類病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送到合適的醫院做治療,這樣對於病患在癒後和生命保障上都能有很大的提升。

全台緊急醫療網有兩大原則,一是「區域化」,讓病人不需要浪費時間跋山涉水就醫,因而延誤治療黃金時間,;二是「類別化」,有些治療需要有相當的醫療專科能力,並不是一般受過醫療訓練人員可以處理的,如:對於早產兒的照護,就必須由專業級人員來擔任。

對於某些無重度級責任醫院,或是無醫學中心及距離其他縣市醫學中心車程一小時以上,衛生署將擇定有意願或是有能力的急救照護醫院,對其發展特殊醫療照護能力,如心臟外科、神經外科等權威,可獨立發展來補救無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之不足,並鼓勵醫院建置急重症照護網路,強化地區醫療資源。

衛生局將邀請各相關專家學者,辦理緊急醫療分級評定,預計在下半年完成,公布結果後,屆時可提供全國醫院轉診、119救護車送醫及全體民眾做為就醫參考,也呼籲民眾,盡量不要一窩蜂都往重症責任級醫院跑,而造成醫院人滿為患,不僅要等2、3小時以上浪費時間,也會讓醫院無法處理需要先行就醫的病患。

如就醫民眾能配合「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就能讓各級醫院能以最快又適切的處理危急病患,可大大提升醫療照護的品質。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