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鼓勵健身 明年起廣設運動中心、公園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趙新天/台北報導〕為鼓勵民眾運動強身,總統馬英九昨日宣布,行政院體委會已編列預算,明年起將在全國各地打造二十座運動中心與運動公園,每座運動中心造價約兩到四億元。

體委會表示,馬總統的政見之一包括在四年內於全國興建七十座運動中心或簡易型的運動公園,原則上都會區建運動中心、偏遠地區設運動公園。體委會2010年編列十億元預算正在經建會審議,如獲核可,明年先在北市再建兩座運動中心,人口較稠密的高市、北縣、中市、南市等都會地區,只要取得土地、提出申請,都有機會獲補助。運動公園的申請也一樣。

馬總統表示,雖然在台北蓋一座運動中心大約四億元,在中南部大約兩到三億元,他寧可花錢多蓋運動中心,因為民眾多運動而省下醫療費用,變得健康、開朗,糾紛也可減少。

台灣健康醫院學會近年來正積極將這類「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積極引進國內醫療體系。理事長邱淑媞表示,兩年多前,該會代表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下的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協助五十五家國內醫院取得世衛證書,已達全國醫院床位數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球第四大網絡,僅次於意大利、德國與愛爾蘭,今年更成功以Taiwan(ROC )的身分參加該網絡的國際研討會,並爭取到二○一二年的主辦權,讓此盛會首度跨出歐洲舉辦。

昨日獲頒「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的壢新醫院,由該院一名七十歲女病患劉陳阿照,分享因眼睫毛倒插到該院就醫,被醫師善意提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幸運發現早期子宮癌症而死裡逃生的經驗。這也歸功於該院設有「門診主動提示系統」,提醒病患哪些免費成人健檢項目還沒做。

馬總統有感而發表示,醫院的角色不只是治病,也要能強身,希望民眾到醫院來,大病變小病、小病變沒病、沒病變不會生病,以減少醫療支出、享有健康,醫院要從「醫療產業」轉型為「健康產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