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改善空氣質素措施被批欠時間表路線圖

【大紀元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嘉連綜合報導)香港政府昨日發表諮詢文件,提出19項改善空氣質素措施,包括將提高天然氣發電比例至50%、淘汰舊式車輛、重整巴士路線等。如措施落實,每年的經濟成本約為6億元,巴士票價及電費亦可能分別增加一成半及兩成。有環保組織批評文件只強調措施涉及的成本代價,卻沒有任何時間表及路線圖,令措施落實遙遙無期。

19項建議 諮詢4個月

政府就排放管制及空氣質素指標提出19項建議,諮詢為期4個月。環境局長邱騰華昨日表示,措施的首要目標是按照世衛指引改善本港空氣,以保障市民健康。政府會列出7個空氣污染物指標,當中一半達世衛最高標準,其餘則會按步就班達標。

在排放管制方面,政府建議中電和港燈兩電力公司,將天然氣發電比例由目前的28%提高至50%,並新增減排裝置。不過政府指,電費最少要分階段增加兩成。

文件又提,應提早淘汰污染嚴重的舊式車輛,並引進新型商業柴油車及巴士,建議巴士公司在2014年淘汰所有歐盟I及II期巴士,但預計部分成本會轉嫁市民,導致巴士車費單年上升一成半。文件又建議重整巴士路線,但最終是否推行,還須得到民眾及區議會支持,以免對乘客造成不便。

另外,文件建議在中環、旺角、銅鑼灣等交通繁忙地區,設立低排放區,限制污染車輛進入,又提出將旺角及銅鑼灣等行人專用區的禁止行車時間延長至全日。

在基建規劃上,政府則建議擴展鐵路網絡,並發展連接主要公共交通樞紐的單車徑網絡。在提高能源效益方面,政府則建議交通燈及街燈轉用發光二極管照明。

成本6億平均壽命延1個月

政府估計,落實措施的經濟成本每年約為6億元,市民則要多付車費和電費。不過,這些管制措施落實後,預計每年由空氣污染所致的入院個案會減少4,200宗,市民亦會平均長命1個月。

邱騰華表示,空氣污染影響所有人,不能只靠政府提供稅務補貼或資助,否則只會原地踏步。要改善空氣,政府及社會各界要共同付出代價。政府暫時未設定落實時間表,亦要考慮市民的承擔能力、減排措施及換舊車等成本,暫未能估計政府要投入多少資源。

中電回應措施時表示,可望在2013年達至五成發電採用天然氣,但會如何影響電價,目前言之尚早。港燈則指,電費受多種因素影響,未知採用天然氣發電是否會令電費提高。

巴士公司方面,九巴指會仔細研究淘汰舊巴士對票價的影響,又指多年前已引進環保巴士、改用超低硫柴油,目前巴士的懸浮粒子平均排放量,已較92年減少八成。新巴及城巴則表示,目前歐盟二型的巴士分別佔車隊的六成和八成三,又指不打算將更新車隊的成本轉嫁乘客。

未交待市民健康風險數據

有環保組織批評政府改善空氣質素的措施欠缺時間表,落實遙遙無期。地球之友指,政府未有提及任何時間表及路線圖,令人難以接受。團體又指,諮詢文件集中討論改善空氣質素的成本及代價,卻未有交代市民正在面對健康風險的數據,質疑會令社會集中討論措施的「昂貴」或「便宜」。

地球之友要求政府立即採納世衛健康質素指引,訂立時間表及路線圖,並交代市民正在面對的健康風險。

而環保組織環保觸覺則指出,電廠和巴士公司是污染製造者,根據污染者自付的原則,應分擔一半以上改善排放的開支,不可全數轉嫁市民。另外,組織支持政府重組巴士路線,又促請政府正視熱島效應的情況,關注空調巴士的熱氣排放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公布空氣污染數據 美駐華使館網成北京大熱門
南加州喜瑞都附近地區汽車廢氣致癌率高
EPA:600城區空氣有毒 居民罹癌機率高
柴油寶第二彈 X5d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