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滄桑系列(3):經營篇

雲海茫茫迷野徑 虧損連連向黃昏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30日電)1982年9月阿里山公路(台18線)通車後,因公路行車時間短、票價比鐵路低廉,鐵路乘客因而大量流失,使得阿里山森林鐵路面臨經營困境,也為日後的民營化留下伏筆。

阿里山鐵道文化協會發起人麥正治表示,阿里山鐵路開發初期,火車純粹以運材為主,設備非常簡陋,當時全線50個隧道、77座橋樑均為木造,火車也只有「運材車」與「工程車」兩種。

森林鐵路開通後,每天從阿里山砍伐的巨木,被一列列的「運材車」運下山,伐木極盛期,從阿里山載運原木下山的列車,每天高達60輛左右,而每輛車可載10噸重原木,這樣的伐木速度,一直持續到台灣光復初期還方興未艾。

公元1918年12月29日,日本政府為了因應沿線居民與伐木工人的需要,在運材車後面,首次加掛連結客車廂,稱為「便乘列車」,成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兼營貨運、客運的濫觴。

由於當時列車是以蒸汽火車頭拖曳,速度相當緩慢,上山平均時速12公里,從嘉義到阿里山需要7個小時。「大東亞戰爭」爆發後,由於媒源相當缺乏,因此採「雙日上山、單日下山」措施,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後,才恢復每天雙向對開。

為了縮短行車時間,林務局於民國52年購進「中興號」特快車,逐漸淘汰燃媒的蒸汽火車,改為柴油化列車,由於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爬升到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只需2小時50分鐘,因此大受旅客歡迎。

此後,隨著國民所得逐漸提升,旅遊風氣逐漸盛行,各地遊客紛紛湧向阿里山,致使原來的「中興號」特快車不敷使用,林務局於是在民國62年元旦引進「光復號」特快車,並機動加班,以因應連續假日或櫻花季的大批遊客。

儘管林務局竭力改善營運方式,一再更新設備、添購豪華車廂,但是鐵路終究無法與公路匹敵,阿里山公路通車後,搶盡了鐵路的生意,在不同運輸成本競爭下,鐵路虧損與日俱僧,逐漸走向黃昏。

麥正治分析指出,阿里山公路開通後,鐵路虧損至少具有下列四點原因:

第一、鐵路經過地區大多為懸崖峭壁,火車穿山越嶺,千迴百折,折舊率高,加上地形特殊,山陡流急,每逢豪雨成災,路基保養及災害修復經費龐大,僅靠旅客運費收入,根本不夠。

第二、為了配合觀光事業,加強服務品質,火車必需擴大維修,因而增加火車與鐵路維修的工程費,而這些維修工程費數額又非常龐大,增加營運成本,因此,造成連連虧損。

第三、阿里山森林鐵路坡度大,載重量有限,不能無限制加掛車廂,而且路線彎曲,運輸能力小,間接影響營運收入。

第四、阿里山公路是由公路總局撥款維修,鐵路卻必須自費保養,在運輸成本懸殊下,失去公平競爭的基礎;更由於票價懸殊,部分遊客紛紛捨鐵路而就公路。

相關新聞
阿里山將伐除危險林木  保障遊客安全
阿里山部落減肥風 18人要甩100公斤
小護士送書進部落
阿里山退黨服務中心  洋溢著人性光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