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梁: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成功的北韓之行

鄧正梁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10日訊】不到20小時的旋風式戲劇性訪問,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成功營救兩位美籍女記者。崇拜的人可以如此說,「自由竟也可經由外交途徑達成,真有點令人感到敬畏!」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經說過,「人的性格是一個旅程,不是個終點」。或許在過去幾年來,時間磨練了柯林頓安靜的高雅,軟化了他的行為舉動,開啟他永不滿足、貪得無厭的傾聽的能力,去學習,去給予,在人群中搭起橋樑;他這次就像外交使節般與北韓有更積極的互動,如此才能讓對方釋放了記者,時間點是剛剛好的,當然沒有奧巴馬的信任此次也無法成行。

但是有許多人已提出質疑,一是柯林頓平壤之行讓奧巴馬政府欲圖將人道救援與戰略議題分開,陷入兩難。雖然成功救回兩記者,但可能攪亂了核武爭議。二是柯林頓此行的政商人脈可能引發質疑:如柯林頓從紐約飛往加州的飛機,來自陶氏化學公司(DowChemical);出訪的波音737則是好萊塢製片賓恩(Steve Bing)提供。柯林頓在阿肯色州州長任內的「白水案」即是他複雜人脈與金流的證明之一。美國目前大致都是稱讚柯林頓的聲音,但此行檯面下的政商穿梭,仍可能為柯林頓引來意想不到的批評。

此次事件也譜出另一段插曲,讓兩位大老—柯林頓與高爾前嫌冰釋。兩位女記者凌志美與李雲娜,服務於加州舊金山「時事電視台」(Current TV),而時事電視台正是由前副總統高爾所創辦,原是為提醒人們對全球暖化問題的重視,但恰巧也讓高爾捲入這次事件。希拉蕊此次思考甚深,在選定柯林頓出馬前,她還想過多位人選,也包括高爾本人。高爾在營救行動10天前致電柯林頓央求協助,柯林頓認為只要奧巴馬不反對,就願意參與營救。北韓是偏好柯林頓出馬,兩名記者的家屬也希望前總統能親自出馬;而對金正日而言,釋放兩位記者更具有人道互惠主義的意味。

一九九三年至二○○一年間,柯林頓是總統,高爾是副總統,但是兩人因二○○○年總統選舉而結怨。柯林頓與高爾在白宮激烈爭執,據聞吵了一小時。高爾指責柯林頓的性醜聞拖累了他;柯林頓則認為高爾有意與他切割,未能善用他的輝煌政績,才是落敗主因,一時瑜亮從此分道揚鑣。這回為了營救兩記者,兩人再度走在一塊。五日柯林頓步下飛機後,未與其他人打招呼,先與迎上前來的高爾緊緊握手,然後兩人熱烈擁抱,柯林頓還輕拍小老弟的背部。有媒體為他們計時:「這擁抱長達五秒鐘,意義非凡」。(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鄧正梁:宗教首領破壞自己宗教的修練形式
鄧正梁:伊朗前景令人憂慮
【傳統藥膳】疝氣食療
正梁中西醫園地  蘇軾與名醫龐安時(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