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產貿易就業 景氣復甦新挑戰

【大紀元8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7日電)7 月景氣燈號再亮黃藍燈,景氣逐步邁向復甦。不過,金融面指標一頭熱,生產、貿易、就業指標仍有待加強,新流感H1N1疫情不確定因素也升高,都是景氣擺脫低迷後的重要挑戰。

經建會今天公布,7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18分,較6月增加1分,燈號維持黃藍燈,為今年6月以來連續第二顆黃藍燈,領先、同時指標雙雙連續六個月回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已逐漸走出低迷。

不過,官員直言,目前金融面指標熱絡,但仍需觀察消費面指標,失業情勢也依舊嚴峻,加上莫拉克災情嚴重,需觀察未來是否衝擊民間消費意願。

7月景氣亮起黃藍燈,9項構成指標中,反應資金活絡程度的貨幣總計數 M1B續呈代表熱絡的紅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指數由黃紅燈轉向紅燈,股價指數為黃藍燈,其餘 6項指標仍為代表低迷的藍燈。

官員坦言,7月景氣構成指標的燈號,雖亮出兩顆紅燈,「但有些不踏實」。

官員解釋,景氣概況看的是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指數」,為量化的概念,例如漢堡多賣幾個,指數就會上揚,但觀察7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的「營業額」變動,也就是漢堡賣多少錢的概念,受物價下跌、廠商促銷等影響,營業額仍年減3.09%,批發業7月營業額更年減4.64%。

官員表示,7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指數」指標增溫至紅燈,很大因素是反映物價下跌的效果,但物價下跌導致廠商物品「量」賣的比較多,也是正面訊息,未來物價不會一直下跌,屆時可望價量齊揚。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表示,從主計處日前發布的季增年率(saar)資料判斷,第二季已轉為大幅正成長,國內景氣最壞落在今年第一季,6、7月連續兩個月景氣亮黃藍燈,更加確定國內景氣邁入復甦階段。

不過,梁國源指出,近期新流感疫情擴大,「要非常嚴肅的面對」,新流感傳染率高,恐影響民眾出門意願,甚或進一步影響生產、消費活動力。

他認為未來經濟復甦仍面臨三大疑慮,包括新流感、國際景氣復甦力道不足、中國效益不如預期等,新流感風險已升高至第一大疑慮。

金融海嘯最壞時期已過,復甦之路才開始,又面臨莫拉克風災、新流感等挑戰,金融面的熱絡表現必須進一步擴散至生產、消費實質面,各界才能真正感受到復甦,而非只是統計數字的變化。

相關新聞
疫情擴散 交投清淡 台股量縮盤整
民進黨:政府錯失黃金防疫準備期
台疾病局:台灣未發現H1N1抗藥性病毒存在 
台7月景氣黃藍燈 領先同時指標連續半年回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