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七大區發展 台中央不排除主導

中央補助大戲 暗藏政治算計玄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馬政府將國土規劃成七大區域的發展藍圖,行政院除已政策決定,核給地方補助款時將優先支持跨縣市聯合提出的計畫,劉揆日前更在內部會議中定調,若有些區域無法整合而「各自為政」,不排除直接由中央主導其區域發展。

所謂七大區域包括「北北基宜」、「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花東」、「澎金馬」,由於馬政府已言明,將以政策工具鼓勵地方政府進行跨縣市的區域規劃,因此若屬藍綠執政縣市共存的區域,因其跨縣市聯合計畫的整合難度比其它同藍或同綠的區域高,在爭取中央補助款的競賽中,相對容易落居下風。

政院官員指出,各縣市已清楚各自分布的區域,區域發展整合工作現在就可啟動,考量今年度計畫審核及預算核撥的時程問題,這項中央優先支持區域計畫補助款的決策,可望在明年度全面實施,並偏重在計畫型補助款。

財政部長李述德指出,中央得補助跨縣市建設計畫,是財劃法現行規定,這次強調優先支持區域提出的整合計畫,則是希望因勢利導,透過中央各部會的補助機制,加速地方區域整合,因為財源就這麼多,如何加速地方建設、均衡區域發展,才是重要的事。

不過,針對這七大區域,劉揆日前除在內部會議宣示,每個區域都要協調整合提出區域發展計畫,中央將優先支持先提出的計畫,但如果有些區域無法整合而「各自為政」,中央不排除直接主導其區域發展。

官員補充說,劉揆提及不排除直接主導區域發展,是針對那些不作為的區域,例如若有區域,到明年四、5月,沒提出任何一件跨縣市合作計畫申請案,或遲未成立跨縣市合作平台,中央才會採取行動。

(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特稿)馬英九總統選前提出的三都十五縣,在改制過程中已變形成三大生活圈、七個發展區域,但未來七大區的發展,暗藏中央對地方資源補助調配的玄機。

從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以來,中央補助地方的制度變革,始終難脫政治盤算的氛圍。當年民進黨主政後,以錢權下放為由,陸續將原編於中央部會補助地方的計畫型補助款,包括小型工程款等經費,改納為由政院直撥各縣市的一般性補助款,這部分變動金額一年多達數百億元,單就錢權下放角度看待,無疑是一項制度性改革。

但當時藍軍在國會掌控多數席次,綠營則在縣市佔有相當的執政版圖,上述制度變動,等於大砍立委長期倚賴的小型工程款金脈,綠營也藉此削弱藍軍從國會管道分食補助款的能量。

藍軍重掌中央執政權後,以加速區域均衡發展為訴求,提出七大區的規劃藍圖,中央設定優先補助條件,雖可視為鼓勵地方自行整合發展的誘因;但檢視藍綠地方執政現況,目前僅「雲嘉南」是藍綠執政縣市共存區域,藍軍則囊括「北北基宜」、「桃竹苗」、「中彰投」、「花東」、「澎金馬」等五區執政權,全台僅「高屏」是純綠營執政區域。

若年底縣市長選情未出現激烈變化,藍軍仍可望掌控多數區域的全面執政權,中央即可順勢優先補助這些區域所整合提出的計畫;而在地方執政已居劣勢的綠營,除得先確保高屏區純綠化的版圖外,雲嘉南區恐仍維持藍綠並存狀況,就算綠軍在雲嘉南取得多數政權,也恐因未能順利整合區域發展計畫,喪失爭取中央補助款的優先權。

在上述情勢下,更有利於馬政府以優先補助的手段,強化藍軍既有的鐵票區,但已難掩其確保執政版圖優勢的政治算計。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