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武雄:支持能源稅 但不損害台產業競爭力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 3日電)中華民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今天說,產業界支持課徵能源及環境稅,但不贊同中經院所提的配套措施,因為不利於產業與家庭,更會讓水泥、紡織、染整產業失去競爭力。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上午開會,會中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提出「綠色稅制之研究」期末報告。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研究報告結論是盼在民國 100年開徵「能源及環境稅」,雖然無法預估立法程序,但財政部也希望「盡快」。

陳武雄今晚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產業界不反對課徵能源稅,但中經院提的配套措施需要討論。

中經院建議方案是以能源稅整併油氣類貨物稅、汽燃費、電器類及橡膠輪胎貨物稅、印花稅、娛樂稅等;陳武雄認為會增加產業及家庭的支出,也恐影響產業競爭力。

陳武雄說,根據工總的研究,以鋼鐵大廠中鋼為例,如果按照中經院提出的配套方案,未來光是中鋼每年要繳納的稅恐怕不止新台幣400億元,將使中鋼營運由正轉負,「這樣對嗎?」

陳武雄表示,再以一家 4口的老百姓家庭為例,一戶月入 3萬元的家庭,現在每個月花在能源稅相關支出約5000元,大概收入的 1/6;如果按照中經院的配套措施,未來花在「能源及環境稅」支出大概要 1萬元,將近收入的 1/3,推動政策必須考量國民所得。

他進一步表示,中經院的配套措施不但不利產業與家庭,更必須考慮台灣與鄰近國家的產業結構不同,如果貿然實施,水泥、紡織、染整等產業都會沒有競爭力,甚至出現外移或關廠的情形,這種配套措施會讓產業結構「亂掉」。

陳武雄說,推動能源稅及環境稅必須考慮時機,金融海嘯剛結束,產業體質還不算很健康,沒有必要貿然實施。

他說,實施時機等研究好再決定,當然不應無限期拖下去,但是沒有研究好前,不需要訂定確定時間,應該是「對的時間就實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