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設備進口止跌 台灣景氣復甦露曙光

標籤: , ,

【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7日電)財政部公布7月海關進出口概況,進出口總值、資本設備進口出現止跌現象,官員形容「景氣慢慢在恢復」。學者預測,台灣景氣將呈現L型緩和復甦,也有學者認為僅是衰退幅度趨緩。

財政部統計處今天公布7月海關進出口概況,出口與進口總值172.7億美元與152.4億美元,雙創近9個月來新高。另外,資本設備進口連兩個月超過21億美元,顯示投資意願漸升。

最值得關注的是,4月資本設備進口比去年同期減少51.2%,5月年減率37.8%、6月年減29.5%、7月年減23.9%,顯示衰退幅度漸減緩,已出現止跌跡象。

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從7月海關進出口概況可以看出,進出口總值逐月增加,這是很好現象,而且出口與進口總值都有成長,顯示景氣慢慢在恢復。

她說,過去因為金融風暴關係,企業主趨向保守,沒有增加設備進口,不過,經濟情勢穩定後,企業主就會投資基本設備,資本設備進口增加等於看好未來,更顯示「最壞的情況已經遠離」。

台灣經濟研究所第六所所長楊家彥分析,資本設備進口年減率從4月的衰退五成,逐漸縮小到7月的兩成,雖然沒有讓人很驚喜,但是衰退幅度穩定縮減中,可見未來景氣將呈現緩和復甦。

楊家彥預估,過了第三季,第四季有可以看到正的數字。他也表示,「整個復甦力道不會很快」,不可能出現類似中國大陸的V型復甦,可能呈現L形復甦。

不過,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認為,雖然資本設備進口出現佳績,進出口總值也有進步,但相較去年同期數字仍然呈現負的數字,所以只能視為減幅縮小,離過去動輒200到250億美元的出口值而言,復甦還有一段距離。

梁國源形容,景氣並未完全復甦,台灣和全球經濟狀況一樣,只能定位為衰退幅度趨緩,但是離正常的榮景還有一段距離。

7月出口與進口總值是近9個月來新高,資本設備進口連兩個月超過21億美元,都為經濟復甦扎根,台灣景氣復甦漸露曙光。至於是否是和緩復甦或衰退趨緩,相信第三季或第四季數據將會帶來更清楚答案。

相關新聞
台灣7月出口額172.7億美元 近9個月新高
台7月進出口值近9個月新高 7月出超20億美元
6月德出口值增7%  創近3年來新高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