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防應強化救災備災 保障人民安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0日電)長年投入災難救援和安置工作,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語重心長表示,民間力量有限,建議國軍強化救災備災,「國軍在救災備災所得到的尊敬,一定會遠遠超過現在」。

88水災發生迄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是否已經真正反省?陳長文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We don’tknow」。他並指出,如果政府無法把人民託付的工作做好,無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人民就不會選你」。

陳長文表示,至今為止,死亡和失蹤者名單、受災人數、永久安置地點等,都還沒有明確的資料,且在復原重建的步驟與決策上反反覆覆,都讓參與復原重建工作的組織無所適從。民間團體對政府一定是知無不言,但也很無奈沒有通盤訊息,他希望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搞清楚真正問題在哪裡。

88水災發生後,許多人不滿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表現,陳長文也不諱言曾經想過「如果讓我來指揮,Maybe I do better(也許我做得更好)」,這是很多人內心的聲音。然而,真正的關鍵仍在於整個運作機制出了問題,倘若有健全且合作無間的訊息通道與應變機制,不管誰來做都一定會更好。

陳長文表示,現行救災工作主要由內政部消防署負責,消防署以往都以打火為主要工作任務,偶爾在電視上會看到消防人員幫民眾抓蛇、捉山豬等畫面,工作內容似乎非常龐雜。嚴格說來,整個台灣,包括消防署可以說都在921之後,才逐步發展救災備災相關工作。

他認為,平日的演練都在有意識、有警覺、可控制範圍的前提下,照表操課。當災難真正發生時,尤其是規模範圍超過想像,除自身的能力之外,橫向、縱向溝通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的功能,令人懷疑。而民間專責單位如紅十字會等團體,雖然平日訓練有素,但是所能應付的能量,畢竟非常有限。

陳長文表示,內政部要成立災害防救署,雖屬於二級單位,但事權可統一,「很好,衷心期望這個機構可以做得更好」。對於88水災檢討後組成的新內閣,他也期待整個行政團隊會認真把事情做好,可以禁得起全民的檢視與認同。

陳長文在今年3月就曾以「國防效益最大化」為題投書媒體,認為與其把錢用來購買沒有必要的武器,例如阿帕契直升機,對納稅人來說是個「太超過」的浪費,「用不著的東西,我們不應該買,而應將有限且珍貴的預算,用在有意義的社服、教育、醫療、司法等施政項目上」。

陳長文強調,國防效益最大化就是不要購買沒有用的武器,情願把這些錢用來研發適合自己需要的國防配備,再加上用來強化救災備災的功能。日本自衛隊任務之一就是救災,神戶大地震發生時,軍隊馬上進駐,這些都是訓練有素、設備齊全的救災隊伍。

陳長文認為,未來不一定會有戰爭,但災難發生的型態及可能產生的影響,卻愈來愈嚴峻,因此,國軍如果加強救災備災的功能,一定會派上用場,所得到的尊敬與肯定,也一定會遠遠超過現在。他很高興聽到總統馬英九8月的國際記者會上宣布將救災備災工作納入國軍任務,這不是他個人呼籲獲得回應,而是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可以獲得更大的保障。

有了國軍參與國內救災工作,他建議政府可委託紅十字會在國際人道救援工作上扮演更積極角色,未來不管國內或國外有重大天然災害發生時,台灣都有能力可以在第一時間提供緊急的回應與作為,這樣人民也會覺得納稅錢用得很有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