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消基會抽查市售茶葉 57%標示不明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綜合報導)中秋佳節即將到來,除了月餅、柚子之外,「茶葉」也是民眾最佳的伴手禮之一,消基會特別在中秋節前抽查市售茶葉,發現竟有57%的包裝茶葉不符標示相關規定,有一半無表示營養內容,36%沒有標示原產地,沒標上使用期限的有29%,消基會呼籲民眾在選購時應多注意產銷履歷,以免上當受騙。

據調查,許多業者在包裝中標明為「台灣高山茶」,經消基會調查發現,業者所賣的是低海拔的茶葉,明顯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業界認為優質的高山茶會因高低海拔的不同,而使價格和品質產生很大的差別,1,000公尺以上才算是主流高山茶,但是市面上50到2,300公尺以上都稱高山茶,消費者不得不謹慎選購。

消費者都不清楚該如何分辨茶葉的等級好壞,以為高價茶就是好茶的觀念,導致近年來發生以劣質茶混充高價茶或進口茶(如越南產之劣質茶)混充國產茶,再以高價銷售。

消基會認為台灣茶品質落差極大,農委會應該更強制性的要求業者在販售前均需通過「茶業產銷履歷」,維護茶農及消費者的權益不該只要求標示「原產地(國)」,應該強制要求標示「原產地」,明確告知消費者茶葉出產的地區,才不會有低海拔茶葉冒充高山茶的欺騙行為,讓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可以有更多的保障。

農委會做出回應,產銷履歷目前僅屬於宣導方式,因涉及法律問題,是否要強制執行還需要再研議,消基會所提出的產品包裝標示不僅已有《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屬衛生署管轄範圍。另外,農委會有「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可供民眾了解哪些茶園、產地經過合格認證,做為依據。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在購買前可以先試喝,茶葉乾燥含水量在5%以下,葉片色澤、形狀都是整齊均勻的較好,茶梗、茶末少的為佳,茶之香氣以純和濃郁為上,葉面如逐次展開表示為幼嫩鮮葉製成,茶湯濃郁且製造技術良好。

此外,如包裝標示不符合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3條,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1年內再次違反者,並得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