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慧:七葷八素慶花甲之一二

肖雪慧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一.刑滿後升職的城管副中隊長和沒資格報考班主任的碩士研究生

這兩件事好像有點風馬牛,但對比度強烈。

四川金堂縣城建管理監察大隊副中隊長黃德彬在2005年開公車撞死了人,之後找人「頂包」,最終以交通肇事罪獲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

開公車、撞死人、找人頂包……每一情節都極惡劣,而且致人死命,後果嚴重性不言而喻,判二緩二的刑罰,實在過於寬縱。不過,比起後來發生的事,司法判決的寬縱就算不了什麼了。此人2008年刑滿後不僅回原單位繼續當「執法者」,還扶正了,升職為中隊長。針對質疑,局領導振振有詞:城管隊員不是公務員,而是事業單位人員,不受《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其中有規定:公務員被判刑,要開除公職)管轄,所以讓他回去繼續執法是合法的。——這位局長說話也是顧頭不顧尾,既是事業單位,哪來執法權?這中間悖謬多了,不說它了。

中國體制下,大學是標準的事業單位。一個鄰居小孩,讀研幾年,取得碩士學位。想報考學校的班主任職務,被告知:不是D員,無報名資格。無罪無刑有知識,因為不在D,畢業後求職連報考資格也沒有。跟那位服刑二年後回「事業單位」升職的城管比起來,反差太大了一點。這地方,在不在D,被設置成許多職業的「准入資格」,而且是最牛資格,具「一票否決權」。那個「七千萬」的龐大數字從這一違憲的「職業准入資格」是不是可以得到解釋?

6日的南都報導了一起事件,其中某些情節對比度也很強烈。兩天前的晚上,廣州番禺城管無證「清場」打人被小販圍住要求道歉。小販報了警,兩個小時過去,並無警方介入。此時,一自稱「城管隊長」的傢伙醉醺醺駕豐田來到現場,衝進人群掐住一圍觀男子脖子,口吐牛言:「我是城管隊長,打你怎麼了?」5小販轉而圍住他,要求對他進行酒精測試。

最後結果:「城管隊長」被一輛麵包車接走,幾名小販被拘留。

今天報導有續篇:醉駕打人者係城管中隊長。他的蠻橫暴戾引發「小販狂追1公里捉城管」和小販要求對其「酒精測試」,警方既沒有拘無證清場並打人的城管,也沒有拘醉駕打人擴大事態的城管隊長,但以「暴力妨礙公務」刑拘了11名狂追城管隊長的小販,其中包括最初被打,而後加入狂追行動的女小販;番禺區城管局負責人沒有說怎樣處理醉駕打人的隊長,但稱該地區小販具黑社會團夥特徵。

「黑社會團夥」,這頂帽子夠嚇人!不過究竟誰更像黑社會團夥,人們心中有數。

二.「不差錢」、「很差錢」

3日早間鳳凰新聞有一則消息:中國遊客正取代阿拉伯王室和俄羅斯富豪,成為英國品牌和奢侈品的最大外國遊客消費群。

今天南都報導,2日下午,武漢一大學新生坐加長林肯攜19箱行李、在兩名導遊陪同下到校報到,家長還向輔導員提出,要求在學校的寢室中為女兒加裝獨立衛生間。

鳳凰新聞報導的那個「第一」折射了中國社會極端懸殊的財富狀況,武漢某大學那個豪華進場的新生和家長提出的建專廁要求令人徹底無語。但這都是私人行為—— 當然,奢侈品最大外國遊客消費群中如果有公款消費者,那就另當別論。

「不差錢」、「很差錢」不指私人消費,而指財政開支。

中國這方面「不差錢」雄冠全球。三公消費大手筆、一個又一個貧困縣官邸豪華氣派賽白宮之類話題老而不朽,但畢竟是老話題。不斷刷新記錄的新事例源源湧出,令人應接不暇。

去年一個超豪華奧運辦下來,富裕國家個個目瞪口呆,相關政府趕快聲明,這方面不敢跟中國比。這一比,足夠這裡有些人亢奮、自豪好一陣子。

最近熱議的大褲衩則是不差錢的幽默事例。央視出手闊綽甩出15億,庫哈斯的惡作劇就以堅實耐久的形式聳立在北-京那地方,給全民平添了許多快樂指數。前些天,央視終於耐不住,出來闢謠了。根據經驗,凡這種規格的「謠言」,不辟倒也罷了,越「辟」越真。其實,何需庫哈斯那書那圖點出來,人們不都長著眼睛嗎?「大褲衩」可是早在庫哈斯的書出之前就叫響了,那書那圖不過是對民間智慧的印證。

不差錢的事例多得很。展示肌肉、炫耀蠻力,那得花多少錢啊?這種展示性花錢,今年一定創記錄。

還有一種很不好看的「不差錢」。一些官兒公吃公座公游公賭公玩帶作惡,犯了事遮不住了,如果犯事觸及體制性最深潰瘍、引起民怨,自己製造了許許多多的不穩定,非邏輯但很真實的下一步,就是反過來衝著民間搞「維穩」——納稅人就等著當冤大頭了。這個時候,連貧困的巴東野三關也不差錢,維穩一氣就用掉1600 萬!這種不差錢,有一個很不雅但很貼切的名稱,叫住花大錢擦屁股。

跟我國「不差錢」的知名度和世界排位有得一比的是中國的「很差錢」。公用事業投入很差錢、教育投入很差錢、醫療衛生投入很差錢、非官群體的社會福利養老保障很差錢……

前些天有報導,一位90歲老太擺攤養72歲癱瘓女兒。其實,這樣的事太多,見諸報端的不過冰山一角,但也接踵而至。去年重慶就有82歲老太拾荒養活103 歲母親;青島有83歲老太檢廢品湊醫藥費;廣西陽朔有13歲女孩撿枇杷葉養活祖母;四川偏頗窮山村一個7歲小女孩,父親重病臥床,母親精神失常不能自理,還有個兩三歲的弟弟,這個7歲女孩不得不擔起四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去年每天傍晚成都台《胖妹故事匯》中的社會百態,很多都是百姓的辛酸故事。1月28日《今年我八歲》就是這個從7歲開始養家的小女孩故事)……

這些事情上,媒體充當了化緣者的角色。但扶危濟困原本是政府的職責,可在媒體報導之前,是看不到政府影子的,報導之後,某些地方政府做足了秀,最後承諾提供一點象徵性扶助——比如對陽朔那個供養祖母的13歲女孩,每月補助15公斤大米、每年補助180元,直到她18歲。如果承諾兌現,政府部門5年總共給祖孫900元。不夠時下很多官員飯桌上一頓開銷。不過,總比沒有好。

近日還有個農民養老金消息。90年代,叫農民自己掏錢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海南省的余亞英收到文昌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局如下通知:「您於98年7月在我局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按規定從2007年9月起開始領取養老金,月標準¥3.0元」。

成都周邊是另一種辦法。一次性繳納30000元,到年齡後,每月領取養老金300-500元。這種養老保險跟商業保險差別不大,社保部門是出不了什麼錢的。即使這樣,這種養老金也有門檻:只有失地農民可以買。就是說,土地被徵用了,老來的基本生活保障還得自己花錢換取保障。而其他農民,連這也不行。

為何如此?那是因為中央財政對農民養老保險零投入,分文不出。而波蘭這個並不算富裕的國家,5%的中央財政支出用於農民養老保險——這兩個數據源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司長趙殿國去年12月接受記者採訪的內容。

中央財政零投入,農民養老形勢自然嚴峻,已經成為埋下許多隱患的嚴重社會問題。何況,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截至2008年底, 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口就已經超過1.2億——這一向「祖國六十華誕」一說不時飄進耳裡,比祖國年長的國民知多少?僅農村就這麼大的數目。中國不是有敬老傳統嗎?比祖國還年長的這麼大一批人生活無著,實在不好看。於是,有人出來出主意了

前些天,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民政部原副部長李寶庫發佈了他的新創意:建設以孝道為特色的「中國特色的社會福利制度」。據說,孝道是中國的國粹,對於福利社會建設來說,成本低而效益高,應當大力培養。

把政府責任轉嫁給「孝道」,成本當然低,何止低,簡直無成本。可是政府收了許多錢連生存的「底」都不托,還好意思叫福利制度?而當下就業形勢,農民工乃至工薪階層大部份人收入狀況恐怕都擔不起這位民政部前副部長鼓吹的養老「孝道」。迴避制度保障,講什麼道德保障,叫人家喝西北風?要我看,以「道德保障」之名向家庭轉嫁養老責任,存這念頭就很不道德!民政部副部長轉這念頭,太有諷刺意味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肖雪慧:專家一鑑定,公眾就發笑
肖雪慧:大樓酷倒,綠壩酷濾
肖雪慧:周森峰「抄襲門」暴露官、學兩界的潰瘍
肖雪慧:希望這個推測是錯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