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影響
大陸疫情擴大到10省,其中安徽省泗縣8天內已達858例。當局仍堅持清零,力拚一週內社會面清零。此外,「清零政策」越清越失靈,泗縣疫情蔓延,安徽及鄰省12個城市爆發本土疫情。外界擔憂中共清零政策破壞長三角經濟,進而破壞太陽能電池板、藥品及半導體芯片全球供應鏈。
中共駐華盛頓大使館週五(7月1日)晚些時候發布通知,稱將放寬對美國公民入境中國的限制,允許經第三國過境(從第三國轉機)的旅客入境,鬆綁北京為遏制COVID-19疫情而實施的規定。
中共駐美大使館日前發布的通知稱,將放鬆美國公民入境限制,經由第三國轉機的美國公民可以入境。此外,中共國家衛健委同天稱,入境人員隔離期間,在排查COVID-19感染時,也要做猴痘病毒排查。
6月28日,習近平在乘專列前往香港途中在武漢停留,並參觀考察了一些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到武漢東湖高新區智苑社區調研時,針對防疫政策,再次提出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並為清零政策公開辯護。 習近平稱清零政策可以「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體現。他還強調,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如果搞「集體免...
週三(6月29日),中國國內和國際航線機票的網上搜索量激增。此前中共對其COVID-19禁令鬆綁,將入境旅客的檢疫時間縮短了一半,並將中國人手機中的通信行程卡「摘星」。但很多民眾對此反應謹慎。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的清零政策使跨國公司供應鏈出現危機,外資供應鏈正在離開中國,而東南亞國家和北美國家將因此獲益。 供應鏈外遷,將給中國經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官方一再否認出現了供應鏈外遷的現象。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稱,目前中國沒有出現外資撤離、產業鏈供應鏈外遷的情況。 中共為了凸顯自己的「偉、光、正」,在宣傳上永遠都是「形勢一片大好」。但是...
6月23日,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五國組成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通過視頻方式召開。就在前一天,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舉行,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並發表了演講,釋放了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擴大開放的信息。 在演講中,習近平除了不點名批評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逆流」,美歐一些國家想實行「脫鉤斷鏈」,構築「小院高牆」,並稱這是「開歷史倒車,企圖堵別...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組織者週二(6月21日)宣布,原計劃在中國舉辦的該會議,將改在加拿大舉行。原因是中共實施的嚴酷防疫政策。這是因此將舉辦地點移出中國的第二項重大國際活動。
輝瑞公司前副總裁表示,疫情封鎖措施、口罩規定和疫苗接種規定的實施,目的都不是為了健康,而是為了讓人們受到控制,並朝著數字身分證和數字貨幣的最終目標前進。
在中國,今年畢業的大學生面臨多年來最嚴峻的就業市場局勢,因為清零政策令經濟失去活力,北京的監管政策破壞了長期以來對年輕人最有吸引力的三個行業。
在中共清零政策下,北京和上海實施了嚴格封鎖和管控,即使現在「解封」了,復工復產仍難以恢復正常,進出中國的旅行也依然受到限制,體育賽事也不可避免地被擱置一旁。
物流公司元泰集團(Orient Star Group)表示,上週末中共當局在上海實施的大規模封控,包括關閉高速公路等,嚴重影響了通往上海港口的出口卡車的運輸。
在汽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食品價格飆升之際,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五(6月10日)報告說,5月份通貨膨脹進一步加速,消費者價格指數比一年前上漲8.6%,為1981年12月以來最快增長。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MC)教授裴敏欣日前撰文說,普京2月派兵進入烏克蘭時,熄滅了北京將歐洲排除在美國的反華聯盟之外的希望。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成為壓倒中歐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為地緣政治遊戲規則的改變者,這場戰爭鞏固了跨大西洋關係,因為歐洲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體會到美國軍力如何支撐歐洲的和平與安全。」他在《日經亞洲評論》上撰文說...
上海封城尚未解除,大半個北京管控升級,天津要求全市「靜止」,專家分析,中國多城封控,企業停工,大量商品卡在港口,封城效應正在傳導到美國市場,令原本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雪上加霜。
2022年前四個月,國際投資者拋售了價值350億美元的人民幣債券。在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封鎖衝擊人民幣之際,美國收益率上升使投資人對中國債券進一步失去興趣。
日前,原定今年10月9日至15日在杭州舉行的第四屆亞洲殘運會宣布延期舉辦。這是大陸疫情爆發以來,中共當局延期或停辦的第七場國際體育賽事。
美國商會總裁週二(5月17日)警告,中共當局嚴格的COVID-19封控措施,造成了大規模的旅行限制,這已影響了未來幾年內的外國投資。
中共「清零政策」正在摧毀中國經濟,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全線崩塌,多項指標進入負增長,西方國家供應鏈不得不考慮轉移。有專家認為,清零政策對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中共的清零政策重創在華外企,促使許多企業考慮將投資轉移到中國以外地區。中共喉舌新華社5月12日發文, 呼籲外商別離開,疫情考驗會過去,要與中國「共克時艱」。然而,外界卻高度質疑「清零」政策是否有效。
全球公司和消費者開始感受到中共清零封鎖帶來的經濟後果,人們預計其影響只會越來越大。阿迪達斯運動鞋和鉑傲(Bang & Olufsen)揚聲器的供應受到衝擊。 特斯拉等汽車製造商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成本和生產障礙。
在世衛總幹事譚德塞5月10日剛剛否定北京的清零政策,稱其「不可持續」,「是時候改變策略了」之後,一直自絕於世界的朝鮮突然爆出嚴重疫情。 據朝中社5月13日消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12日視察了朝鮮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並突然出面宣布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武漢肺炎,中共病毒)感染病例,全國進入「最高緊急狀態」。金正恩還首次戴著口罩出鏡,參加會議。 據悉...
冰島駐華大使館5月8日發布COVID-19疫情之後的首個旅遊季節宣傳,因為暗示疫情「陰霾」已經過去,意外成為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的熱門話題。
在過去65天裡,勞拉‧哈德森(Laura Hudson)一直在想辦法逃離中共的防疫封鎖,儘快返回美國。週三(5月11日),她終於在北京國際機場登上了一架能夠將她帶回美國的飛機。
5月10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新聞發布會上,非常罕見地針對北京「清零」政策表態。他表示:「考慮到病毒的表現還有我們現在對未來的預期,我們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他補充道,世衛已與中國專家討論過此問題,並表達了「清零」政策「不可持續」的想法。他說,「轉變非常重要」,如今對該病毒更加了解,也有更好的抗疫工具,是時候改變策略了。 在譚德塞表態後,世衛緊急事...
週五(5月6日),在中國的成千上萬名高中生得知,清零封鎖將使他們無法參加AP(Advanced Placement)考試。這些考試能增加考生在美國或歐洲大學就讀的機會。
中共執意清零封鎖之際,全球剛剛開始從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恢復的航運再次出現港口擁堵和延誤。
在疫情期間的中國,如果你接到一個郵件,它可能會帶著一股消毒劑的味道,還配有新冠病毒(中共病毒,COVID-19病毒)測試結果。
儘管飽受質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週四(5月5日)重申了「清零政策」,警告各級官員不要有「任何鬆懈」,並嚴厲打擊對該政策的批評與質疑,此言一出,市場下跌。
週四(5月5日)中國歐洲商會表示,由於中共嚴酷的COVID-19「清零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駐華的歐洲企業紛紛下調2022年的收入預測,並且更多企業計劃將投資轉移到其它國家。
共有約 18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乏力,整體持續下行,尤其是房地產業繼續大幅下滑;總體消費萎縮顯示民眾對未來信心不足。中共面臨國內經濟下行、國際商貿環境嚴峻的雙重壓力。在此情況下,中共將於7月召開三中全會,預計將討論、制定提振經濟的相關政策。專家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