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 一级市场更黑

人气 4
标签:

中国股市所有的病根都集中在一级市场,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一级市场。你到哪里去找只赚不赔的股票市场?唯独中国股市上有,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产。

股市恶瘤的滋生地

到2001年2月,在一级市场上驻留的认购新股的资金多达6200亿元Χ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资金每天只有100多亿元?,这批数量惊人的资金,如蝇逐臭地在一级市场上追逐着毫无风险的高额利润。单看这个数字你就可以明白如下三个问题:

1. 几年来的新股发行方式改革宣告失败。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2. 新股发行中的暴利和腐败状况更加恶化。

3. 中国股市的不公平竞争更加严重。

从1999年一级市场冒出来的所谓“战略投资者”,被股民们戏称为“占掠偷资人”。

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试想,一个假球成风的球市能兴旺发达吗?一个缺少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的股市,甚至连游戏规则都不公平的股市,能是一个健康向上的股市吗?一级市场造成的不公平竞争给股市埋下了恶瘤的种子。

二级市场上,5000万户中国股民在高风险的市场上艰难趔趄,在鲨鱼成群的水域里冒死泅渡,可一级市场上“占掠偷资人”是毫无风险的,连交易税都不用缴,用铲土机把钱朝大卡车上装。

说2000年的中国股市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牛市,从股指上看,没错,涨幅高达50%,可仔细一分析,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据证券机构统计的数字,2000年,在股市上赚了钱的股民仅40%,持平的20%,赔了钱的40%,充其量不过是个平衡市。

那么谁赚了钱?

一级市场上的大资金,稳稳当当地赚了钱。有人曾仔细地为他们算过账,平均收益率前几年在45%左右,如今低了点,可也还在20%上下。这样的收益率,有几家上市公司能做到?难怪那么多上市公司都把从股市募集到的资金,又拿到股市上去认购新股。这样好的买卖,全世界能找到第二家吗?你去查查证券公司的账,他们大都靠在一级市场上赚钱。

要解决一、二级市场的剪刀差,实际上也很简单,取消法人股配售,把所有的新股都交给二级市场去申购,让支撑股市的股民们得到这份收益,这才是公平的。这才体现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抬高市盈率的罪魁祸首

说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股市的市盈率会如此之高,此语不谬。不用去跟欧美股市去比,把中国自己的A股和B股比一比,就一目了然了。同一只股票,A股和B股股价相差几十倍!十几块钱的A股,到B股市场上只值几毛钱。说A、B 股市场要合并,怎么个合并法?是让B股上涨几十倍,还是让A股下跌几十倍?别说让A股下跌几十倍,让A股下跌一倍,就会让股民百分之百受不得了。

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这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说得我们的耳朵快磨出茧子了。这话是庄家们“做空”的锐利武器,是庄家们屠杀散户的贫铀弹。庄家们吃散户,靠的就是“做空”。这本事只有庄家才有,散户就是想“做空”,做得了吗?

正是这种被官方舆论认可的观点兙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灾难。

如果我们反问一句:如此之高的市盈率是怎么形成的?如此之高的市盈率是怎么抬上去的?深究过吗?是二级市场造成的吗?

如果按照以上的观点兙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应定在10~20倍之间兙或更低。现在, 2000年2月,虽经历了两次大跌,股指已跌去近200点,跌去10%,静态市盈率仍在40~ 50倍左右。唯有跌到10~20倍,中国股市才能与世界同步,才能与世界接轨。那就意味着中国股市所有的股票都应跌破其发行价兙甚至跌破其面值!若真如此兙中国股市还能存在吗?中国股市的股民们,能不闻风而逃吗?

中国股市前几年新股上网发行的市盈率,就在14.5~18倍之间兙新股发行中签率在 0.5%左右兙上市首日开盘价一般在上网发行价100%以上,也就是说兙其上市时首日市盈率就在30~40倍左右兙如果将其法定市盈率定位在10~20倍,不要说二级市场兙就是一级市场还能存在吗?

尽管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从原来的14倍提高了许多倍,竟有高达88倍的,可承销商们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仍高达160%!大家都以为一级市场定价16元的 “波导股份”,其开盘价绝难达到30元,可它竟开在39元!

让人痛感中国股市应该把检察院请进来了。真的无法无天!若在美国,承销商早进了联邦调查局,接受调查了。

谁在疯狂炒作新股

据吉林通海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30日对其新股发行情况的公告称:每股发行价16.88元。全面摊薄后的市盈率高达61.83倍? 比目前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高出10 个倍数点。创出了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历史天价。

阅读这样的公告,不能不让人发怵:这样的市盈率天价,二级市场怎么炒?遭遇如此疯狂的一级市场,还有二级市场的活头吗?

创出这一新纪录的是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兴和、兴华基金,以及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裕隆、裕元、裕华基金,以上两家基金管理公司以“占掠偷资人”身份预约申购2640万股,报价在18-18.99元之间,申购市盈率接近70倍。

通海高科此次申请发行新股1亿股,其中向法人投资者配售7500万股,为1999年9月新股发行引入法人投资者以来的历史新高。这种状况是很不正常的。这些股票将被这些基金持有18个月,可以看到基金管理人在这些新股上押上的赌注有多大。

通海高科上市后,其股价若有点良心,只上涨一倍,按33.76元,基金所配5950万股将获利超过10亿元以上!

听到机构大户们如此在一级市场赚钱,5000万散户们作何感想呢?

让人吃惊的是在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新股的获利空间不但没有缩小,还在直线上升!

让我们来看看新股上市首日的疯狂表现:

5月29日上市的“安泰科技”首日上涨185.51%,“丝绸股份” 首日上涨215.55%, “中科三环” 首日上涨更让人瞠目结舌,涨幅高达469.07%。去年6月8日这天,深沪两市共有4只股票组成集团上市,大家都想,又适逢大盘走弱,可能开价不会太高,谁知“华工科技”竟收于57.35元,涨幅高达310.23%!

世纪之交,中国股市终于上演了中科系的股票惊心动魄的大跳水,观赏这样的大跳水,比新年文艺晚会精彩多了,比奥运会的跳水都赏心悦目。

中科系的“庄家”真应了股市上流行的一句俏皮话:辛辛苦苦兙做成棺材一头翘兙看看没人躺兙只好自已躺进去!

上市黑幕

中国股市首席顾问梁定邦先生,在回顾2000年的中国股市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时说,他最看重的是发生在世纪末的一场官司:有家申请上市未被批准的公司状告中国证监会,而证监会败诉的案件。

这的确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案件,它是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象征着国家权力的中国证监会也会败诉!这是在上个世纪能想像的事吗?继中国足协败诉之后,又有行业性国家权力机构败诉。不仅如此,此案还为实行了十年的行政审批制划上了句号。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谈震动中国股市的“康赛黑幕”,因为这个案件揭开了股份制公司上市中行政审批制的惊心动魄的黑暗与腐败。卷入此案的党政官员多达一百多人,其中的显赫政要有湖北省副省长孟庆平,黄石市市委书记陈家杰,黄石市建行行长王建华等。纵观此案,我们能不为中国股市深深地忧虑吗?中国股市上流行的《新股歌》是:“一年优,二年亏,三年ST”。如此可怕的新股还少吗?

1999年4月,康赛集团东窗事发,董事长童施建、总经理张建萍双双被抓捕归案,这家曾以业绩0.80元而赫赫鼎盛的绩优股,终于露出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高达1.6亿元的庐山真面。

那么,经营如此恶劣的一家私人小厂,又如何成为一家堂堂的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呢?再一查,查出了大腐败。前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徐鹏航、前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出面为康赛集团包装策划,修路搭桥。有如此大权在握的人物帮忙,又何愁所谋不成?

当然,忙不是白帮的,徐鹏航持有的12.5万股康赛股票,上市后,1元买进的面值6.37 元内部职工股,由康赛集团以每股10元的价格收回,徐鹏航净赚113万元。而吴的亲属用同样的手法,净赚89万元。

该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1元,曾被炒至30元。进入了高价绩优股之列。

然而如此上市的,又何止“康赛”一家?《证券法》明文规定,凡是用虚假手段取得上市的公司,应取消上市资格。法规是有了,但至今也没见有谁退市,《证券法》如同装饰品一样“好看不中用”。制度的腐败才是最可怕的!

这就难怪梁定邦先生会如此看重那桩申请上市的公司状告中国证监会的案件了。而申请上市的公司,敢于状告中国证监会,真是中国股市之福。

我们该不该彻底地清查清查,那些大小政府官员手中握有的来源可疑的原始股?以面值购买的原始股,与收受贿赂有什么两样?

让我们稍感欣慰的是,中国股市的上市规则,终于由行政审批制改成了核准制。

可恶的高价增发新股

世纪之交的中国股市一级市场真的是好戏连台。2000年12月,一大批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增发的新股还没来得及上市,“晨鸣纸业”、“清华同方”、“西飞国际”、“鲁泰股份” 就纷纷跌破发行价,股民们再次被愚弄、被洗劫了一回。

“清华同方”可说是信誉卓著的高科技股,可在此次增发新股中,却扮演了最丑陋的角色。

“清华同方”以每股46元的高价增发新股,此次增发的新股,从股市抽走9亿多元资金。也就是说,该公司从这台提款机里,一把就提走了得用10吨大卡车才能装下的一笔巨款,可给股民们带来的却是血本无归!

不仅增发的新股没几天就跌破了发行价,使所有“获得配售”的股民深套其中,而在其增发新股时,发表在权威的证券媒体上的一家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说,“清华同方”的价位不久就可以见到70元!可到了2001年2月9日,我们所看到的竟是这样的现实:“清华同方”竟然跌到了34.80元。还不到那家证券公司预告的一半,我们还能善良地认为:这不是恶意的误导吗?

其实这件事又一次验证了笔者反复阐明的一个观点:由证券公司垄断媒体对股市的评论,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只要这种状况不打破,对股市的评论就永无公正、诚实、信用可言。

担忧与希望

说句心里话,我们对2001年的中国股市充满了担忧,又充满了希望。尽管2001年的中国股市有那么多的“利空”在前边一站一站地等着我们,今年的股市年线很可能拉出根大阴线,但我们相信,中国不可以没有股市,而且中国股市的规模还太小太小。

发展是硬道理。

就凭这个,中国股市都必须别无选择地走“牛”。

在扫黑这件事上,我们现在毕竟可以直面黑暗,而且中国证监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刚毅,在坚决地扫除黑暗的死角。

我们说这些激愤而无奈的话,是因为我们太宠爱中国股市。
(转自《中国经营报》)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牛长熊短 7个月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陆股市2000年表现不凡
汇丰银行:现在是投资B股的机会
中国股市潜在的四大战略性危机问题
深沪综指收盘双双下挫逾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