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7日讯】 明报28日社论﹕政务司长陈方安生的公职生涯要画上句号了。回首前事﹐她昨日细说在仕途中的两宗憾事﹐其一是“郭亚女事件”。这宗震撼香港的社会事件﹐发生在八六年她出任社会福利署长期间﹐她遗憾当时传媒对她不公平﹐对她下令破门入屋救出精神病妈妈无力照顾的女儿郭亚女大为非议。传媒对她严厉的批评﹐给她上了宝贵的一课——“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们认为﹐这一课值得特区首长﹑政府官员和所有公职人员铭记。

陈太的公职生涯长达三十九年﹐期间虽有起伏跌宕﹑对错是非﹐但总的来说﹐成绩有目共睹。从她在事隔十五年后的今天仍对郭亚女事件耿耿于怀可见﹐事件对她确实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挫折﹐大得可以让她感到仕途走到尽头。不过﹐事实证明﹐事件没有给她的公职生涯画上句号﹐反而经此一役﹐她不但平步青云﹐继创下香港首位女署长的纪录后﹐更升任首位女局长﹑首位本地华人出任布政司﹐更在回归后成为首位政务司长。很明显﹐她有此番成就﹐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她没有向挫折屈服。

陈方安生没有细说她怎样克服挫折﹐但采访她多年的记者都知道﹐在郭亚女事件前﹐她不苟言笑﹑很严肃﹔事件后﹐她严肃依旧﹐但脸上开始展现“四万”的灿烂笑容﹐从容面对传媒。

郭亚女事件是陈太仕途的一个危机﹐同时也是一个转机﹐端看她如何面对。事实证明﹐纵使她自觉受到传媒严厉批评﹐但她善于汲取教训﹐结果勇于承担和敢于面对传媒﹐并善于利用传媒来向公众传达信息和塑造美好形象﹐名望亦长期企于高水平。这一实例﹐正好说明传媒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陈太在郭亚女事件后对传媒的取态﹐就是敢于接受传媒和公众监察。必须知道﹐现代社会和封闭社会不同﹐在资讯流通的开放年代﹐传媒和公众必须能够监察政府和官员﹐只有对传媒和公众开放﹐政府和官员才能知民意民情﹐与时并进﹐而非闭门造车。

因此﹐尽管陈太今天对郭亚女事件仍耿耿于怀﹐她对传媒却开放了怀抱。如果没有这份胸襟﹐她只能固步自封﹐不会得到市民的认同和欣赏。

传媒的一大功能﹐就是扮演官员与市民的桥梁。民意调查是其中一个检测手段﹐陈太的民望持续高企﹐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善于利用传媒向公众沟通﹔董建华的民望也曾一度爬升﹐例如在发表施政报告后﹐他经常通过传媒解释政策的时候。

陈方安生退休了﹐我们期望﹐她面对传媒那种从容﹑豁达的笑容﹐不论是对特首或是其他官员﹐都有启发﹐因为在那笑容背后﹐是为政者不怕难关﹑不畏挫折﹑善于沟通﹑从容面对社会监察的象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陈方安生最爱传媒冠称“陈四万” (4/27/2001)    
  • 陈方安生拒答是否支持特首连任 (4/27/2001)    
  • 如香港面临危机 陈方安生不排除为港挺身而出 (4/27/2001)    
  • 陈方安生说退休后最希望去台湾旅游 (4/27/2001)    
  • 曾荫权夜半饮泣待黎明 (4/26/2001)    
  • 陈方安生颁奖给白雪仙 回复个人身份出席金像奖 (4/26/2001)    
  • 立法会 敲桌致敬陈方安生 (4/25/2001)    
  • 北京高层消息﹕“修理”陈太因其“不可靠” (4/25/2001)    
  • 曾荫权称赞陈太美而慧 (4/23/2001)    
  • 【纪元专栏】林保华:陈方安生临别赠言铿锵有声 (4/23/2001)    
  • 世纪告别晚宴陈方安生艳冠全场 (4/23/2001)    
  • 北京“鸿门会”迫陈方安生引退 (4/23/2001)    
  • 董桥:给陈方安生的几句话 (4/22/2001)    
  • 香港未来走向? 北望或国际化? (4/21/2001)    
  • 陈方安生临别演说 香港政治地位再度引爆激辩 (4/21/2001)    
  • 陈太母校列设施创作榜首 中小学两组各诞双冠军 (4/21/2001)    
  • 香港民意显示陈方安生民望高于董建华 (4/21/2001)    
  • 陈太演说反映对高官问责有保留 (4/20/2001)    
  • 江让董自行处理法轮功 (4/20/2001)    
  • 月底离任 陈方安生:我们都是“亲香港” (4/20/2001)
  • 相关新闻
    江让董自行处理法轮功
    陈太演说反映对高官问责有保留
    香港民意显示陈方安生民望高于董建华
    陈太母校列设施创作榜首 中小学两组各诞双冠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