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苏花改有条件通过 106年完工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0年11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刘耀廷台湾台北报导)苏花公路改善计划9日环评审查,环评委员对地下水、地质提出诸多疑虑,其中地下水涌水、施工、水资源流失等问题,皆以附加条件方式通过。交通部预计明年农历过年前后动工,预计105年苏澳到东澳路段将先通车,106年全线通车。交通部也要求开发单位确实履行所提的各项条件及负担,此案无须进行第二阶段环境影响评估。

环保署9日举行苏花改环评会议,出席环评委员10人、官派委员7人,经过近6个小时讨论,决议有条件通过。此案在24天通过环评,创下重大开发案最快通过的纪录。许多环保团体纷纷在场外抗议,认为环评是在政治力介入下,才草率通过。

苏花改84%是隧道桥梁

未来苏花改将循“雪隧模式”,先只开放小车通行,再开放大车通行。将分两阶段通车,最北边的苏澳到东澳段,及最南边的和中到大清水段,最快抢在105年底通车,中间的南澳到和平段规划在106年底通车。总长38.4公里。预估工程经费达465.8亿元。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程有8座隧道,隧道总长23.8公里,包括最长的观音隧道7.9公里;也有13座桥梁,约长8.6公里,施工高峰期为101年到103年,观音隧道则至105年12月完工。

开发单位须履行多项条件

环评大会的决议虽然通过,但是开发单位必须履行多项条件。环保署长沈世宏说,开发单位于施工及营运阶段应履行的负担,包括:东澳隧道及中仁隧道应采双孔方式施作;针对生态影响指标生物面临威胁,或空气品质及噪音临界标准值,或水资源流失连续24小时,每分钟超过2,100公升时,订定停工及复工规范。

另外,计划路线附近的生态景观及地形地貌变化,应建立为期10年、每2年1次的航测资料,施工前应先完成1次航测作业;长隧道空气品质应建立自动监测系统,项目至少包括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通车2年内,进行隧道内粒状物、重金属及多环芳香烃等空气污染物的监测。

除此之外,施工期间开发单位应成立监督委员会,对于施工安全、涌水、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及文化资产等议题进行监督,成员应含民间团体及专家学者,相关调查及监督资料必须公布于网站,资讯应透明公开。

环团:环评史上最黑暗一天

苏花改24天闯关成功,可谓创下史上最快通过重大开发案的纪录,开发单位将可立即展开发包动工作业。环保团体宣称,这是环评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许多环保团体纷纷在环保署抗议,认为环评是在政治力介入下,才草率通过。

环团强力抨击苏花改只经两次初审会就有条件通过环评,相当草率,要求在103年确保铁路的土方运转功能之前,有大量土方的部分不应动工,并要求苏花改分段通车、并缩小隧道孔径、设置超然的监督机制,并将砂石移转铁路,列为开工前必备的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