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苏花改 环委忧地质和涌水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9日电)苏花改环评大会今天举行,多名环评委员对地质、地下水等问题提问,最后在会议主席环保署长沈世宏以共识决方式下,有条件通过环评。支持与反对者则在场外一度爆发激烈争吵。

环评大会审议“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苏花改)案,会议除开发单位报告外,并开放20名各界代表陈述意见后,由环评委员提出意见。经6个多小时讨论,下午有条件通过环评审查。

多名环评委员对于地质和地下水问题提问颇多,并对开发单位回复内容不满意,多次抱怨“实问虚答”。

环评委员、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化学所教授陈镇东指出,依据环评法规,开发行为环境影响评估作业准则规定,开发区域距海域10公里以内,须做海域调查。对此,公路总局坦承未做调查。

环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益昌也因为地质资料补充不完整,不同意“确认会议”的结论,因为“对开发单位的信任和支持,来自资料的完整性”。另外,他对水资源再利用、涌水等问题,也有诸多质疑。

登记发言的绿党召集人潘翰声表示,11月1日环保署召开第2次专案小组会议,某些地方人士对环评委员说出“你们的脸我都记得”的恐吓奏效,加上地方官员和民代轮番发言施压,导致环委无法独立审查。

潘翰声指出,与历年交通建设环评结论比较,好几个比苏花改长度更短、投资规模更小的道路建设案,都进入第二阶段实质审查,但苏花改案长度超过38公里,地质复杂、诸多疑问尚未厘清,却只花14天就通过专案小组审查,24天就通过环评,其草率可见一斑。

台湾生态学会台北工作站主任、台北大学副教授廖本全指出,台湾地质学界提出警告,对此地区地质现况了解有限,且充满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显专业审查的重要性。

台湾生态工法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贺陈旦发言指出,开发单位提出资料前后不一致,此案为山区路段改善计划,但审查内容仅提新建工程。他也质疑苏花公路最大宗的砂石车车流,如何能在施工前移转,减少施工风险,保障用路人安全?

花莲县议员与花莲观光协会、休闲旅游协会等产业代表则指出,苏花公路坍方后,交通受阻,以致花县百业萧条,希望环评案尽速过关。

另外,不同立场的花莲青年与花莲县议会民代,一度在场外爆发激烈言语冲突,互批“说谎”、“睁眼说瞎话”、“是不是花莲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