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制鞋家庭代工 20万人赖以为生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调查采访)进入台南市海佃路,隐身巷弄的公寓里,随处可见客厅就是工厂、骑楼就是仓库、家人就是工作伙伴的家庭代工业聚落景象。南市皮革制品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邱福印指着路旁大门微开的民宅说,“你看!这又是间家庭代工厂,制鞋分工很细,一道工,维持着一个家庭,一双鞋甚至可往返二十几个家庭才最后成型,这些没人在报税啦!所以劳委会统计的数字会对吗?他们说ECFA一签受害劳工八万,我看光制鞋代工业就会影响二十万人吧!”

*一道工 维持着一个家庭*

沈枝旺从十几岁开始学制鞋,娶妻后做了家庭代工业,夫妻一天工作十六小时,一做就是三十几年,日以继夜辛勤工作,带大了三个孩子,一天最多做一百双,一双赚工资四、五十元,最高曾月入十几万元。沈枝旺说,做一件就赚一件,多做多赚、少做少赚,而且制鞋业也有淡旺季,如果旺季、景气好时不拚命赚,以前被大陆鞋打败的时候,一个月可能一万元都赚不到。

所以不论是顶着夜里的微光、迎着透亮的晨曦,沈枝旺夫妇从不喊累,“十几年来我们从未间断送孩子上学、陪孩子上床,这是我们最快乐的事。”家庭代工业原来就是可以兼顾家庭的行业,即使生活重复而呆板,沈枝旺与妻子乐在其中,但他们现在却非常担心地说,“我们真的好怕再开放大陆鞋子进来,真的很怕!”

邱福印指出,制鞋相当复杂,几乎多为手工,一只鞋要做好,至少有二十几道工序,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做面的、做底的和把整只鞋组合起来的;做面的包括鞋面需要的模型、鞋面裁剪等,做底又分大底和内底,还有人专门只折边、车边、贴底、钉鞋跟,最后再把整只鞋组合起来。

做鞋的材料很多,牛皮、羊皮、猪皮、PU、纤维、PVC、布、编织等,原料供应商也牵涉到一整批人;另外,制作鞋子的工具,像模具、线、针、钉等等,这些又延伸出一批人的生计。

邱福印说,如果一位师傅一个人将一双鞋从头做到尾,一天只能做好二双,你就知道制鞋的工有多么繁复。所以一天如果要生产三百双鞋,至少要有一百多人一起做。

*劳动人口 远多于官方数字*

光是制鞋产业链,从企业型工厂到分工极细的家庭代工,政府看不见的劳动人口是一个大黑数,绝不是劳委会统计出的表面数字,牵涉的劳工人数非常庞大,一旦签ECFA全面开放中国鞋品进口,会有很多人没饭吃,会变成很大的社会问题啊!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