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还我双春海埔地 20年呐喊无人理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金城报导 )“不管是陈情、请愿还是抗议,渔民拼20冬了,北门双春海埔新生地的养殖鱼塭,至今仍未还地于民,土地所有权仍是国有的,甘有天理?”老一辈双春渔民不禁怨叹起来。


一眼望去,是双春养殖鱼塭地。(自由时报)

今年底又到换新租约的期限,不但土地所有权放领登录无望,连承租权也被政府禁止转让,不能“过名”,双春村长李连兴形容,“这无异是逼渔民死路一条?”

不只双春,在北门蚵寮、七股、将军和嘉义县布袋、台南市也被登录为国有地,现由养殖渔民承租的海埔新生地面积,估算总数超过500公顷面积,李连兴和渔民在20年前就加入渔权会,争取登录给渔民,还地于民,至今仍是无解,民怨很深。

李连兴痛批说,早年居民开垦海埔新生地为专业养殖鱼塭,却被登录国有地,国民党执政时代说可以放领,让养殖渔民取得土地所有权,结果扁政府时代一事无成,又再到马政府,都无法解套,相关单位互踢皮球,“这是虾米款政府,拢在骗人!”

*叹 马政府未苦民所苦*

去年3月马英九总统到双春参观专业养殖时,渔民呈报一堆旧资料和请愿书向总统陈情,4个月后,总统府公共事务室函文说,已将还地于民的请愿案转请相关单位处理,后来国有财产局也来文说,管理机关虽是他们,但决策单位在内政部,县府则说权责在中央,无法置喙。

结果内政部到现在连回文都没有,渔民说,中央行政效率之低,马总统说要“苦民所苦”,都在说谎。

早年双春地区海汕洲以东、八掌溪南岸、急水溪北岸的滨海浅滩地有如潟湖,当地渔民世代以插蚵、抓鱼为生,60岁的渔民李龙春拿出1956年区渔会、军方和省府等公文,显示双春渔民至少在54年前就已将这块面积近200甲的海埔新生地开垦为鱼塭,当时甚至有盐民争抢所有权,衍生风波。

54年前,渔民的父执辈、祖父辈出钱出力,以人工担土,慢慢围筑土堤,堵住海水进入浅滩,与海争地,才将这片新生的海埔地开发为养殖鱼塭,只是渔民憨直,也不知道为何被登录为国有地,原垦民变成向政府租地养鱼,如今物换星移,李连兴和李龙春等渔民说,被偷天换日的原因无从查起了。

*愧 先人心血尚未讨回*

但渔民始终想争取还地于民,“因为这是先人辛苦拼来的,不讨回来,心不安,无法对先人交代”;2000年7月也确曾有机会,当时县府依中央对嘉南海埔地土地所有权取得作业要点,公告受理原垦民申请,须检附原垦证明文书、签切结书,也规定须补缴土地使用费、开发管理费等,结果后来也无疾而终。

北门乡民代表王武雄说,双春海埔地是当地渔民开垦拼来的,争取还地于民,合情合理,政府做事要有担当,不要怕被指图利渔民,转让技术问题应可克服。

李龙春说,禁止渔民租约转让最起码要先解快;能如愿吗?渔民无言。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