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中国艺术家对话

人气 19
标签: ,

【大纪元3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周仁报导)3月11日晚间,科隆演员之家剧院的大厅里座无虚席。镁光灯下的舞台上,黑色的沙发椅上坐着今晚的主人翁:纤瘦娇小的2009年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和她的形象呈鲜明对比的是她的谈话对像—魁梧粗旷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

“艺术与政治”是今晚两人对话的标题,这是今年第十届科隆国际文学界的一场重头戏,门票在几个月前就已售空。人们热切地想听听这两个在文学艺术领域以不同方式挑战独裁制度的斗士,如何诠释他们的经历和想法。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Getty Images)


从去年10月12日到今年1月17,艾未未在慕尼黑展出的川震遇难儿童书包墙。(Getty Images)

今年56岁的赫塔‧穆勒出生在罗马尼亚,大学毕业后从事翻译职业,因拒绝给当时共产体制下的罗马尼亚国家安全部门当线人,受到当局迫害。1987年,她离开罗马尼亚定居德国,其后一直采用文学的形式反思共产专制的危害。其作品主题都是关于专制体制的、关于极权国家有计划地摧毁它所不容的个人意志,并重点描写了被剥夺者的境况。穆勒的主要作品有《呼吸钟摆》、《心兽》等。

今年53岁的艾未未,是诗人艾青之子。曾在美国居留与工作,担任过建筑设计师、社会及文化评论员,现任中国艺术档仓库艺术总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担任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顾问。从去年10月12日到今年1月17他在慕尼黑近代艺术馆举办了题为“如此抱歉So Sorry”的个人作品展,引起轰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是在艺术馆南墙外,艾未未为纪念汶川地震中因豆腐渣工程遇难的小学生,用近万个学生书包组成了100米长、10米高的书包墙,上面用不同色彩的书包组成了几个中文字:“她在这个世界上开心的生活过七年”。这是一位在地震中失去爱女的母亲,不顾警察的威胁和利诱,跟艾未未通话时说的一句话。

共同的体验

两人的对话从各自介绍自己的作品开始。

穆勒朗诵了自己写的一段文字“陌生的眼光,或者生活是灯笼里的一个屁”。讲述了她在罗马尼亚生活时的感受,国安如何无所不在,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无法信任,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不管是理发师、司机、医生,甚至是身边亲密的人,都有可能是国安的密探。

艾未未上台坐下不到一分钟,就拿出了他不离手的相机。这个相机也是他对付国安的武器,他用它来给那些跟踪监视他的人拍照。他展示了一些自己拍的照片:有坐在他家对面墙上,记录来访者和车牌号的年轻人身影,有那些监视他的人晚间休息的小巴士,也有他在调查四川地震中死亡儿童过程中跟踪他的便衣。

艾未未谈到了他的父亲艾青在文革期间被发配到戈壁滩扫厕所,他说,这些每天有数百人进出的厕所,是当时全中国几百万个厕所中最干净的。赫塔‧穆勒对此表示理解,她说,人哪怕在强迫的环境下也能活出尊严。

除了照相机,互联网也是艾未未的武器,他在自己的博客中阐述思想,抨击时政。他说,中国是一个今后有可能主宰世界的国家,但如果一直是这些旧的势力在掌权,则将是人类的灾难。他把变革的希望寄托在互联网上。

对此穆勒表示不赞同,人们都坐在电脑屏幕前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们应该联合起来,一起走到街上去。艾未未听到这里笑着说,漆黑的屋子里有蜡烛比没有强,有窗户比只有一个小洞强。

这两个来自东西方的文人,一个曾经生活在独裁下,一个还在独裁下生活,有着对自由的共同的追求,在科隆文学节的舞台上,留下了令人回味的一幕。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小飞侠罗本出手 大兵范‧加尔得救
艾未未艺术展慕尼黑揭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穆勒造访大纪元书展展位
流亡作家严厉批评部分汉学家不负责的做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