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EO:网络信息流通“后果堪忧”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讯】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坦言,他为“Facebook一代”感到担心,担心的是伴随互联网交友网站的兴盛长大的这一代人,对自己在互联网上留下大量个人信息的后果并不真正理解。

施密特认为,很多人将来或许会感到有必要改名换姓,与自己在网络世界留下的“不堪回首”的胡闹划清界限。

特别现在年轻人,把太多个人隐私资料放在社交网站上,这种行为可能会逼使他们在将来须改名换姓。施密特警告,像是“脸书”(Facebook)这类网站的使用者将来可能会被迫改名,才能摆脱过去网路上种种愚蠢的行为。

施密特表示,这些年轻人在网路上记载大量巨细靡遗的琐事,可能会在将来申请工作时,成为挥之不去的困扰。

这是施密特最近跟《华尔街日报》的编辑记者交谈时涉及的若干重要话题之一。这次交谈的内容发表后,引起业界和博客的热议。

施密特的警告也算是呼应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的言论,奥巴马告诉年轻人,不要把“愚蠢的东西”放到网路上。奥巴马自己就是社交网站爱好者,但却警告年轻人,“小心你在脸书上所放的资讯”,因为你不晓得你将来的雇主会不会看到。

言行不一?

BBC报道,作为互联网搜索引擎行业的霸主之一,谷歌赖以起家、发达的核心业务就是搜寻、储存和提供各类信息,包括个人信息。谷歌收集和储存了大量用户搜索习惯的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投放有针对性的目标广告,以此获得丰厚收益。

谷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视频交流网站YouTube,它的Gmail用户庞大,已经拥有两家社交网站,并且有迹象显示它准备更深地涉足个人信息最集中的社交网站领域。

谷歌最近收购了两家专门为社交网站提供服务的网络公司,一家是网络游戏公司,另一家提供虚拟钱币和支付服务。

随着Facebook等社交网站迅速风靡全球,据粗略统计现在大约6亿人在互联网上有个人小档案,包括照片、视频,甚至电话号码和住址等私隐。

言过其实?

英国《独立报》引述业界分析员指出,施密特说,人类社会对大量个人信息可供取用、可以知晓和随时被记录的状况意味着什么并不理解,而他的公司正是由于这种缺乏理解挣了大钱。

不过,也有分析员认为施密特言过其实。

社交媒体顾问查曼-安德森告诉BBC,互联网随时记录一切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目前网络还没有包罗万象到这个程度。谷歌代理缓存(Google Cache)那样的存档操作也是有选择的,并没有储存所有的网页。

虽然有断言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永久存在”,不会消失的,但已经出现专门提供“清除”网上存档资料的公司。

不过,即便如此,查曼-安德森也认为社会整体对待网上的个人信息的态度应该与时俱进。比如,对年轻时在网络世界的“胡言乱语”或“不妥行为”更加宽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谷歌街景服务 德反弹大
谷歌电视广告进一步打入美家庭
谷歌拟年底公开城市360度街景 德国人一致反对
谷歌添加手机声控软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