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原物料未创高 物价涨争议大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1日电)物价年年涨,薪资不动如山,通路2月底将涨之前,面包店已率先涨价;但对比国际与国内原物料大宗价格,自金融风暴以来有高有低,零售价却只增不减,中盘联合垄断否亟待调查。

97年金融风暴,国际油价一桶飙升到147美元,带动全球原物料飙到最高点,之后确实曾渐渐回稳到最低点,去年年末才又攀升;但小麦(面粉)及黄豆这波上涨价格并没有高过金融风暴时的最高点,即使国际白糖价格最近飙破最高点,但国内售价并未涨。

然而近来,超商通路预告2月底面粉制品的泡面(碗装要涨新台币3到5元、包装涨2到3元)、面包(涨1到2元)、棉制品的毛巾、袜子(涨幅15%以上),以及香烟要率先调涨(涨3到5元,9月再涨1元)。

另外,主打平价的量贩也预计3月中旬面粉制品涨2到3成、食用油涨5%到8%、糖涨7%到8%。

最令消费者错愕的是,很多之前涨过的物价,都已是用之前原物料价格最高时计算成本,现在原物料价格没比当初高,竟然拿去年低点比价当理由,还要再涨一次;而且去年底甚至已有少数连锁面包店已涨价,今年农历年过后,各知名连锁面包店也都已先一步涨价了。

近日面包业的涨价情况,例如单价新台币28元变30元、5个餐包近60元变65元等,涨幅不小,让原本就不便宜的面包售价再攀新高,消费者直呼“太夸张”。

回溯国际原物料价格及国内营业用原物料价格,却又可见自金融风暴以来,价格起伏一致。

其中制成面粉的小麦,台湾区面粉工业同业公会97年12月期货价最高峰每公吨均价700美元,之后一度回稳到99年7月最低点每公吨均价247美元,今年2月10日的高中低筋小麦期货价则是494、392、348美元;但仍远低于700美元高点。

“黄豆与植物油”部分,台湾区植物油制炼工业同业公会指出,金融风暴97年7、8月时最高点,每英斗16.5美元;后来回稳时最低点是99年9、10月的9.5美元;今年2月10日14.45美元,但仍未突破16.5美元。

对照台糖提供的18公升营业用油价格,97年6月最高点新台币965元,98年6月650元,目前2月780元;家庭用3公升从97年6月的195元,还降为目前的169元;与黄豆进口价格起伏一致。

“糖”的部分,台糖提供资料显示,最高点是98年10月伦敦白糖每公吨767美元,当初台糖50公斤大包装售价每公斤新台币31.5元上下;到了今年2月2日伦敦白糖每公吨已857美元,比之前的高点多100美元,可是台糖大包装每公斤仍只售29.6元,还低于之前的售价,因市占率达7成,稳定了国内糖价。

家庭用小包装1公斤更是从金融风暴至今都售36元,从未涨过。

上游原物料进口价与营业用物价波动幅度大致吻合,但零售价却从金融风暴以来只涨不跌。台糖也不解的说,每次糖价动,糕点业就说会带动面包涨价,但营业用糖价并没有涨。

糕点师傅吴宝春也说,涨的是核桃与奶油,应是有用到相关材料才涨;又如面包业所用进口面粉(非进口小麦后磨制成的面粉),以他所购用状况为例,去年至今未涨,所以他都不涨价,不了解其他同业调涨原因。

消基会前董事长谢天仁呼吁,行政院稳定物价小组要核对上、中、下游物价与国际原物料价格波动一致否,就连中盘商怎么售予下游业者,零售业怎么声称成本增加,都要追查,才能找出是否有业者联合垄断,以做出有效对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