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基测变会考 家长教师多跳脚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14日电)教育部取消基测,却抛出国一、国二生要参加诊断性测验,国三生要参加国中教育会考的议题。消息一出,不少教师和家长跳脚,直呼基测变会考,换汤不换药。

依教育部规划,103学年度起,免试入学不采计在校成绩。为确保国中学生学力品质,国一及国二阶段进行“诊断性测验”,适时进行补救教学;另于国三阶段办理“国中教育会考”,以了解国中学生学习成效。

教育部一面说取消基测,一面又要“测验”、“会考”,马上令全台湾家长、学生睁大眼睛。教育部官员和执行单位在记者会上,对于会考的用途,仅说是做为升学的参考因素之一,不愿多说。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谢国清说,原本很高兴不用采计在校成绩,但是又新加入会考,教育部是在“玩文字游戏”。

他说,先前教育部说基测是测验基本能力,但执行结果是做为升学依据,现在这样做是“换汤不换药”。

新北巿中小学家长协会教育议题委员会总召集人陈丽雯说,诊断性测验如果要考5科,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在不喜欢的科目上;会考则让人担心成为基测的翻版。

全国教师会理事长刘钦旭说,已经“失去耐心”,十二年国教来了2种测验,实在是“莫名其妙到了极点”;教育部进行诊断性评量,是得罪全台湾的国中教师,难道“教师都是白痴,平常教学时无法知道学生状况?也不能进行补救教学?”

刘钦旭认为,教育部这样的做法是走回头路,是老派教育的教育思维;如果真的这样做,只会看到更多学生头上绑着白布条写着“会考必胜”,他不相信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服家长和教师。

陈姓国中教师说,教育部官员不晓得教学实际情况,诊断性测验和会考实行下去,只会让国中考试更多而已,就算老师不想考,家长也会要求老师要考,学生压力并没有减轻。

不过,教育部次长陈益兴说,全国性的“国中教育会考”属于学科能力门槛的检定,评量不再是分分计较,而是分成精熟、基础和待加强,舒缓学生竞争压力,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