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志工经济 无私创造庞大产值

志工系列报导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佳珍、李淑华台北7日电)3月30日、行政院院区开放参观,外头阳光和煦;担任行政院志工将近10年的林胜男,如往常般导览的同时,也默默替社会创造了经济产值。

1995年6月自中华电信退休,对文献、古迹有着浓厚兴趣的林胜男,第1份志工工作是在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担任古迹导览。截至目前,他经过认证的志工时数逾4000小时。

有105个国家、近5000名运动选手齐聚高雄竞技,为了这场国际运动盛会,高雄市政府号召4700多名经2009世界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基金会(KOC)认证的志工,投入竞赛、行政、交通、医疗、外语等服务。

近3万名志工参与的2010年台北市国际花卉博览会,创下了志工人数纪录,也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大型活动之一。

不论是林胜男,或是花博、世运志工,他们的努力,都创造出不可小觑的经济产值。

高雄市政府统计,世运期间志工总服务时数达近27万小时,最保守估计,总产值达新台币2561万余元(当时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公布时薪95元计算)。

清华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庄慧玲进行的台北市花博志工经济产值研究案发现,参与“花博志工”人数计2万8239人;花博志工服务的产生与所投入的各项资源间的关系,分析其中经济效益,产值估算约为1亿9721万元。

根据内政部统计至2010年底资料显示,中央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含文化、教育、环保等各领域登记有案的志工人数72万341人,服务时数达5925万1965小时,如果换算产值超过61亿元(目前劳委会公布时薪103元计算)。

单就社会福利领域志工而言,内政部统计,2010年底人数达15万5093人,服务时数1165万1653小时,平均每人每周服务3.42小时,相当于提供1万3265人的专职人力。

不过,这只是官方数字。学者观察,台湾除了登录有案的志工外,民间团体、社区等志工(义工)人数逐年增加,约占总人口数的20%,估计超过400万人,创造出的“志工经济”,已经不容忽视。

台北市联合医院现有1500名志工,每名志工都接受过训练,其中包括许多退休族。这些退休族有的原本就在医院任职,甚至还有副院长级的主管,以及企业老板,具备丰富知识和经验。

“志工的贡献,不可能用基本时薪来衡量”,一名学者强调。

“志工愈多,产值愈高,愈能节省政府人力和社会成本”,曾任立法委员、催生“志愿服务法”,目前在公部门服务的台北市政府社会局长江绮雯这么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几年前的研究指出,若将志工服务在非营利组织的贡献纳入GDP(国内生产毛额),工业国家的GDP总数将提升2.1%,开发中国家则提升0.7%。以台湾在2010年GDP的4300亿美元来算,提升0.7%,就达30亿美元,近千亿新台币。

国际志工协会的一项资料表示,自联合国宣布2001年为国际志工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 IYV)的这10年间,超过120个国家共同响应。由全球37个国家志愿服务的统计资料显示,共动员了超过1亿4000万名志工,共同做出了超过4000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贡献。

专长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的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副教授郑赞源也说,联合国或先进国家,会估算无酬志工服务对GDP的影响,例如印度提升GDP达0.5%,也有国家高达5%。

台湾目前还缺少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缺乏相关数据。曾投入志工产值研究的江绮雯说,志工对社会的贡献很大,政府应该投入经费调查,把志工的服务产值量化,让更多人对志工有更深的认识。

除了经济的贡献外,也有学者更希望将志工服务列入“幸福指数”。

郑赞源说,许多国家将志工服务列入幸福指数,联合国也注意到这一面向;尤其对已开发国家而言,经济开发到达一个程度,不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优先,而是包括公共生活品质、志工服务都应该纳入幸福指数、快乐指标当中。

“志工越广泛、越深入,代表一个社会的进步”,弘光科技大学老人福利与事业系专任教授詹火生也认为一个国家参与志工服务的人力,可代表这个社会的国际观、对社会的关怀,也可视为幸福指数的重要一环。

联合国将2001年列为“国际志工年”,在世界多个国家响应下,多年来志工服务获得认同与肯定,他们贡献一己之力,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尤其对国家整体的贡献,更值得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