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学学杂费拔河 台教部左右为难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7日电)台湾大学学杂费已经冻涨多年,各大学资金缺口逐年增加,希望教育部放手给涨,但是什么都涨,家长、学生和教师团体大动作陈情,左右为难的教育部,只好从善如流,决定冻涨1学期。

高等教育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石,但是高等教育是高投资成本的教育,需赖充足的经费支援,才可以看得到成效,而大学学杂费因遇到金融海啸、天然灾害等各种原因,近3年学费都没涨,这也是为何各大学口径一致要喊涨。

毕竟如果以99学年度世界主要国家学杂费占国民平均所得比率及赋税负担率来看,台湾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

台湾公立学校学杂费1学期平均新台币2.9万元,占国民平均所得比率为11.31%,私校则平均为5.5万元,占21.18%;美国公立学校占22.59,私校占73.97%;日本公立学校占13.13%,私校占55.01%;韩国公立学校占17.46%,私立学校占31.38%。

由于学校人员调薪要各大学自己埋单等各项成本支出,各大学资金缺口越来越多。台湾大学教务长蒋丙煌就说,综合各项支出,资金缺口达2亿元,如果学费不涨,必定会影响教学品质。拿了最多政府补助的台大都如此了,其他学校更是苦哈哈。

支持学费调整的人说,什么都涨,就学费不能涨,这是说不过去的。

只是油价涨,许多民生用品跟着涨,但薪水没涨,民众受不了,实在很难接受学费也涨,各团体频频到各地陈情,希望部长承诺“学费不涨”。

两边都有道理,教育部左右为难。

熟悉教育人士分析,原本今年没有意外和选举,是很适合调高学费的时机,但却遇到什么都涨,各种反弹声浪强烈,相较于其他声音,各大学算是好说话的一群,加上涨幅又不大,所以教育部向大学“摸头”是可以理解的。

依“专科以上学校学杂费收取办法”,有套基本调幅公式,参酌学校教学成本及受教者负担能力,依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30%)、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年增率(35%)和受雇员工薪资年增率(35%)或其他相关指标,核算公告每年学杂费基本调幅,并且不得超过2.5%。

依据公式的计算,101学年度学杂费基本调幅为1.76%,如果以公立学校1.5万名学生来算,学费收入最多增加250万元左右,所以教育部决定做出要学生“安心稳定”的方案“冻涨1学期”,也就是今年不会涨,学校有困难,教育部承诺会补助。短期的争议总算解决。

长期来说,问题还是没解决。校长出身的教育部长蒋伟宁很清楚,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各大学立场实在很为难,在立法院他还为台大辩护,要立委不要为难台大校长李嗣涔。

为了不要每年这时候为学费双方拔河1次,蒋伟宁坚持,半年内学费政策将出炉,学费调整常态化,过程公开透明,广纳意见,相信这也是全民所期待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