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刑事局:跨境打击诈骗 关键在电信平台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刘建邦台北19日电)刑事局指出,跨国电信诈骗集团手法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分析组织结构,破案关键还是非法电信平台。

刑事局侦查科分析,在2003年以前的诈骗犯罪,大致透过“邮件简讯”,手法不外“金光党”、“刮刮乐中奖”、“简讯催缴”;2004到2006年,结合电话账户与金融账户,花样增加包括“中奖通知”、“绑架恐吓”、“信用卡遭盗刷”。

随警方启动“反诈骗”宣导,诈骗集团手法翻新,2007到2008年,分析犯罪态样,利用网路电话、购物网站,手法多了“假冒检察官”、“猜猜我是谁”、“色情援交”、“亲人出事”、“网拍被骗”。

2009到2010年,警方虽大力扫荡,但藏身境外的诈骗集团更大胆,窜改来电号码,假冒检、警、法官或社会局等公务机关,甚至“假投资”、“假求职”及“剥皮酒店”。2011年以来,智慧手机、i-pad新科技普及,骇客入侵透过MSN等网路及时通诈骗个资。

虽然电信诈骗犯罪手法日新月异,但旗下组织结构大同小异,以犯罪首脑为首的一组人,另外不相隶属的车手集团、收购人头账户及非法电信平台。

首脑主要负责指挥,将成员分线布点,再依据事先编辑诈骗剧本,要求旗下成员逮着“肥羊”,以接力方式进行诈骗。车手集团负责出面提领赃款,并按件抽成,并将赃款透过地下汇兑交给集团首脑;收购人头账户和电话集团部分,则是将人头账户,提供给首脑。

近期新增非法电信平台部分,诈骗集团透过熟悉网路与通讯转换传输的工程师,利用相关电信仪器,躲避警方查缉,增加诈骗集团机房的隐密性。

由于机房与电信平台是诈骗集团投资重心,透过各国警方合作,透过监控掌握电信话务与网路IP,直捣诈骗集团核心,这也是2009年以来,刑事局与国际联手“连战皆捷”的最主要原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