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品牌加值 台经部次长:创新不可或缺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3年12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庄丽存台北报导)为加速台湾产业迈向高值化,经济部推三业四化政策,盼协助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科技化及国际化、传统产业特色化,以提升附加价值。台湾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投入服务加值业务创造品牌价值的能力偏低,因此遇到2008年的金融风暴及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等经济危机,台湾的出口、投资、消费等就不堪一击。

政府喊了许多年的产业转型,究竟如何走?企业转型求新求变并非新观念,但如何实践却需要新思维。

经济部次长杜紫军表示,从企业角度来看,创新与品牌是互相支援的功能,企业若有品牌要想创新是如虎添翼;企业只有品牌但创新不足,恐怕会在未来竞争路上遭遇困难。

杜紫军举例,例如苹果(Apple)、谷歌(Google)等创新典范公司,不论在经营模式、技术内涵的创新,与品牌搭配时,可以在领域上脱颖而出。

而在通讯产业上,他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大厂为例,过去有很好的品牌,但在竞争上未随着技术、创新进步,以致智慧型手机出现时,被迫离开市场,以顺口溜来说,以前都说“牌子老、品质好”,现在来说“牌子老、不创新、一定倒”。

杜紫军表示,在发展品牌的路上,伴随着产业、服务的创新、品质等提升,才能让品牌持续下去。

台发展品牌不易 需依自有特性规划

从台湾企业角度来看,发展品牌有几个不利因素,杜紫军认为,台湾中小企业在特定领域竞争力很强,但因规模小要全面发展创新,往往人力、财力就不足;再者要发展品牌,由于台湾市场较小,品牌就不容易做大,需依自有特性来规划发展。

不过台湾还是有机会,杜紫军表示,亚洲有许多新兴市场的出现,若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发展品牌不仅提供旧的服务,也要创造新的需求,将有利发展品牌创新机会的出现。

杜紫军说,由于亚洲新兴市场的出现,同时吸引国际品牌与当地国家合作,台湾也有优势的发展机会,所以政府在政策上鼓励企业要创新,特别是台湾中小企业及服务业,过去较着重制造业产品开发,但对经运、组识模式、服务等的创新,中小企业及服务业较缺乏,因此政府有许多补助及辅导措施。

另外,杜紫军提到,国家形象问题也很重要,以前电影中出现的伞折坏是MIT,现在台湾脚踏车有可折叠式,PC值非常高,使国家形象提升。台湾企业是制造业起家,所以有很多发展品牌策略不一定能走到B2C,而B2B是台湾未来发展品牌的方向,例如中间企业(隐形冠军),在特殊领域是很有竞争力的。

最后,杜紫军表示,品牌不是全民运动,不是每家企业都要做品牌,品牌对企业来说是策略选择,但创新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不论哪个产业,创新是每个人必须投入的,品牌是由公司策略来做最适当的决定。◇

(责任编辑:敏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