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计程坎坷路 5位交通部长头大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22日电)国道计程收费30日终于要上路。这项政策推动10年,不同面向的问题,让5位经历过的交通部长感到头大。

国道计程收费是一种较符公平,且节能减碳的收费方式。政府原本打算自建,并分两阶段实施,先在收费站推国道电子收费(ETC)车道,再逐步走向全面计程收费。

10多年前,中华电信就接受高速公路局委托规划ETC,并在龙潭及树林收费站实际做测试。

不过,2002年时,立法院交通委员会将高公局编列有关ETC的预算,删到只剩新台币1元。在立法委员压力下,时任交通部长林陵三决定,ETC改采BOT,交由民间兴建。

ETC案有5家民间公司投标,远通电收在激烈竞争下,取得最优申请人资格。2006年2月,首条国道ETC车道开通时,交通部长已是郭瑶琪。

不过,ETC一上路,就引来争议。主要是要成为ETC的用户,车上必须装置车上机,当时远通提供须付费的OBU,每个要新台币1199元,消费者团体批评声不断。

郭瑶琪也不满远通的做法,要求远通电收提公益改善方案,后来远通不但将售价降为680元,两年内扣款成功满百次还可退费。

就在ETC上路才1个多月,就爆发有交通部官员涉嫌在ETC案收贿,泄漏甄审委员名单。而未得标的宇通公司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提出甄审不公,结果ETC上路不到半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就撤销远通电收资格,并判决重新回到第二次甄审阶段。

交通部为避免权益受影响,一方面先让远通营运,同时也进行ETC第二次甄审作业。蔡堆就是接手ETC重回二次甄审的前交通部长,因ETC给外界的印象已不佳,蔡堆只能更谨慎处理二次甄审,深怕再出问题。

ETC二次甄审结果,仍由远通电收获得最优资格。原本以为可以进入坦途,不过,前交部长毛治国上任后,发现ETC利用率都只有3成多,毛治国担心国道计程目标无法达成,决定和远通谈判,要求远通要提供免费的车上机。

远通电收后来将车上机从OBU改为eTag,去年5月起,提供用路人免费申装,利用率果然很快提升,如今已近90%。

叶匡时今年接任交通部长,ETC费率及横向国道不收费问题也让他困扰不已,原本希望实现“走多少、收多少”,但地方民意压力太大,只好宣布横向国道暂不收费,费率则是在多方折冲并牺牲国道基金收入下决定,预定2年后检讨。

远通电收还因利用率问题,遭高公局认定违约,并罚4亿元,协调委员会虽协调降低罚金,远通电收无法认同,并向法院提出债权不存在诉讼。

ETC政策推动了10年,路走得坎坷,交通部及远通电收一方面乐见终于要实现全面国道计程收费,一方面双方还要为维护各自权益打官司。

高公局已评估,如果两年后费率无法调整,横向国道持续不收费,未来国道要新建交流道或其他建设,将面临无经费的困境。这个问题会让叶匡时或之后的交通部长继续头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