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13台湾十大教育新闻回顾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6日电)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和中央通讯社合办“2013十大教育新闻”,历经两阶段的筛选,归纳出今年最重要的10则教育新闻事件,依序如下。

第一,“十二年国教上路在即,政策几经变动”。十二年国教将在103年正式实施,但争议不断,包括会考改成“三等级加标示”;优质高中职认证通过比例偏高,后续10校被撤销;行政院原先承诺高中职全面免学费,又因财政困难,中途加上“排富条款”,并排除已入学生,种种事件都引起社会讨论。

第二,“年金改革争议,公劳教屡上街头”。政府推动年金改革,部分内容受社会质疑,包括退休教师转任私校、学官两栖、国高中退休年龄不一等,政策屡有变动,引起相关团体抗争。

第三,“私校屡传减薪,工会串连抗争”。私校传出欠薪、减薪,部分学校招生正常,未受少子化影响,却藉弥补财务问题,被教育团体质疑为“趁台风天倒废水”。

第四,“大专学费调整,缺乏社会共识”。大学经营困难,希望调涨学费,学生、教师团体则反对教育商品化,期盼以开征资本利得税等方式追求“公共化”,双方缺乏共识。

第五,“人才培育,尚缺具体策略和宏观视野”。教育部12月4日对外公布人才培育白皮书,被在野党和部分媒体批评为“新瓶装旧酒”,教育部则强调有12项具体新兴策略。

第六,“鼓动学潮校规,侵害学权争议”。今年6月,振声高中以鼓动学潮为由,惩处发行报纸评论校务的学生,引起舆论挞伐。教育部11月做成结论,要求各校删除不合时宜、语意不清或侵害人权的校规。教师团体仍认为,现有申诉机制不足以保障学权。

第七,“PISA成绩进步,学生高低落差值得正视”。2012年“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ISA)”结果,台湾学生整体成绩,较上次大幅进步。但报告也点出,台湾学生的个别差异有持续扩大的趋势,标准差达116,受评国家中名列第一,比差距第二大的国家(标准差105)还高出一大截。

第八,“教师法修正争议不断,教师评鉴尚无共识”。教育部推动教师评鉴入法,争议不断,官方、民间接连举办多场公听会和研讨会,显然无法获得共识。大体而言,支持者希望借此淘汰不适任教师,反对者则担心破坏教学生态。

第九,“少子化危机,冲击高中职招生”。受少子化冲击,今年全国高中职招生缺额达6万多人,全国有12所公立高中职招生不足,私校情况更是惨淡。教育部后续推出应急策略,决定自103学年度起,公私立高中职班级人数同步调降2人,估计全国可挪出约8000个名额。

第十,“教师发展工会,过程一波三折”。教师开放组织工会2年有余,劳权理念与学生受教权之间取舍、退让,仍有讨论空间。一方面,政府目前对教师工会仍多所限制,如代扣会费、会务假等,仍远不如企业工会;另一方面,中小学校长协会、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等团体,也质疑工会活动影响校务运作,与教师团体针锋相对,在媒体、公开场合屡有攻防。

“2013十大教育新闻”由中央社提供新闻素材、初步筛选出24则,再由全教总召集各县市教师代表讨论,依序归纳出今年最重要的10则新闻事件,并加以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