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机器兴起 威胁需脑力与劳力的工作

人气 8

【大纪元2月10日报导】(中央社华盛顿9日综合外电报导)电影“机械公敌”(I, Robot)与影集“霹雳游侠”(Knight Rider)的自动驾驶车,或许很快就会出现在你我家附近的高速公路上。

在Google发明自动驾驶车3年后,美国加州等州已经在重订道路规则,让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大马路上行驶。只是有个问题:这会对数以百万计以开车与开货车维生的民众造成什么影响?原本看似可以躲过科技侵袭的工作,似乎也将沦陷。

德州休士顿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电脑科学家瓦尔第(Moshe Vardi)预测:“这些工作将在未来25年消失。到时人类开车会成另类景象,宛如看到马跟马车。”

如果自动化可以让公车司机、城市送货员、长途卡车司机、甚至是计程车司机没工作可做,那么,还有任何饭碗保得住吗?

瓦尔第提出一个令人害怕的问题:“我们准备好接受一个5成人口没有工作的经济吗?”

美联社分析20国就业资料后发现,过去5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阶技能、中薪工作消失,而这些工作都是支撑已开发国家中产阶层的骨架。

这种情况让越来越多学者好奇,未来还将出现什么局面。全球经济复苏时,中产阶级工作回得来吗,还是会因为科技进步而永远消失?这个答案可能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都无法得知。

向历史借镜,有助看出端倪。

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每当社会出现变革性发明,无论是1820年代的蒸汽轮船、1850年代的火车头,还是电报或电话,总有企业消失和工人失业。不过,也有新的企业出现,雇用更多劳工。

内燃引擎扼杀马车、马鞍与马鞭制造商和其他依赖马车业的职业。不过,这也造就巨大汽车制造厂的兴起,可以雇用成千上万的劳工,这些工人得到的薪资足以协助创造富足的中产阶级。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格里兹(Joseph Stiglitz)说:“事实是,科技毁了工作,也创造就业。如我们常说的,汽车毁了铁匠,但也创造了汽车业。”

不过,电脑科技的能力惊人,让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不得不重新思考,科技是否真的可以为经济带来好处,因为症结在于,人类第一次碰到可以思考、或是接近有思考能力的机器。

198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年代开始时,经济学家以为电脑会踏上机械过去两个世纪的老路,也就是淘汰需要劳力而非脑力的工作。低阶工人将被迫受训,取得资格从事需要更多技能的工作。他们会变得更有生产力、能赚更多钱。这样的过程就跟一个世纪前农场由机械取代人工一样,当时工人搬到城市,应征到工厂工作,这样的工作需要更多技能,但获得的薪资较高。

不过,情况并不是这样。电脑冲击到的工作大多是例行性工作,无论这种工作需要哪种程度的技能。经济学家发现,最容易遭到淘汰的工作,往往是雇用中阶技能劳工的工作,甚至是拥有大学学历劳工的工作,这些工作正是支撑中产阶级与消费者经济的工作。

因此,电脑科技的兴起,构成前几代机器没有造成的威胁:过去发明的机器虽扼杀需要劳力的工作,但会创造需要脑力的工作;而电脑这种新机器则是威胁到两者。

相关新闻
电脑科技精进提高新闻采访工作机动性
美高科技工作外包引起争议
工作被外包 电脑工程师当狗管家
柳营科技园区就业博览会 释出千个工作机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