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台GDP涨学费 蒋伟宁:只是门槛

立委批评 国人薪资冻涨 只看GDP调涨学杂费恐加重负担 也建议对于弱势补助的幅度 应高于学杂费调整幅度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学杂费调整喊了许久,近日教育部指出,预定分2阶段调整,当到第二阶段时,将依照台湾经济成长率(GDP)达3%以上时,才来调涨学杂费。朝野立委批评,大学学杂费调整和GDP挂钩,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尤其在大家薪资普遍停滞成长之际,调涨学杂费是加重台湾人的负担。教育部长蒋伟宁说,GDP只是个“消极门槛”,若大学办学成本成长,GDP未达3%,学费还是不会涨。

依照教育部公布,第一阶段国立、绩优私立大学可申请调涨学杂费,涨幅预估达6%,最快今年8月就可以实施;第二阶段则以GDP达3%为门槛,最高可调涨5%,其调整对象皆为新生。

教育部长蒋伟宁10日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接受备询,不少立委针对〈常态性大专学杂费调整方案〉最新草案提出疑问。蒋伟宁则说,GDP只是学费调整“门槛”,未来会透过座谈会等方式,继续搜集各界意见。

以GDP作为学杂费调整的基准,外界认为过于简化。立委邱志伟指出,有些国立大学的行政绩效不错,懂得开源节流,却将面临“齐头式”的调涨,因此他反对第一阶段公立学校都涨6%,这样对办学认真,又需要补助的学校不公平。他认为,若要调整学杂费,对于弱势的补助就要更高。

至于GDP成长率3%是怎么订的?蒋伟宁解释,并非GDP成长率达3%,大学就可以涨学费,GDP成长率只是门槛,当大学投入成本年增率超过一定比率,而且经济环境比较好时,才准许调涨;不过即使大学成本年增率很高,但GDP成长率不到3%,大学学杂费还要冻涨。

立委陈淑慧指出,虽然台湾的GDP已超过3%,但台湾人薪资冻涨,如过度倚赖GDP成长的幅度,将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尤其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后,薪水都没有成长,立委蒋乃辛说:“大家的薪水都没涨,怎能将GDP作为学费调涨的标准?”

蒋伟宁说,大学学杂费调整的考量因素包括“解决反重分配”、“扶助弱势”以及“反映大学的办学成本、品质”等3点,调整的对象也以学杂费偏低的国立大学为主,藉由解决反重分配现象,满足扶助弱势的学杂费补助。另外,教育部也规划未来低收入户学生的学杂费,将可获得全额补助,中低收入户学生的学杂费补助额度,也将从30%提高至50%。◇

(责任编辑:尚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