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坚持国教不排富 台教部苦撑待变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6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2日电)高中职免学费政策连日成为焦点,教育部仍倾向“不排富”,关键在于少子化趋势,因为撑过104年,学费补贴经费将迅速下降。

然而,教育团体从另一个角度观看,反倒认为不必急于一时,伴随着少子化趋势渐进推动,财务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总统马英九宣布民国103年正式推动十二年国教,政策核心是高中职免学费,由政府补贴。根据教育部估计,103年经费约需新台币186亿元,占十二年国教总预算超过5成,104年将攀上高峰,将超过200亿元,对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来说,绝对是沉重的负担。

幸运的是,少子化将减轻经费压力,毕竟学费补贴是按“人头”计算。教育部估计105年开始,高中职学生总人数便会急遽下滑,目前还有86万多人,到106年,可能只剩79万人。

问题在于103、104年是否能“头过身就过”,教育部原打算让地方分担,却遭到六都反弹。台北市长郝龙斌便主张,十二年国教应该排富,如果不排富,台北市将有3亿元的经费缺口。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十二年国教民间办公室执行长谢国清认为,初期应该排富,等少子化发酵、经费没问题时,再全面推动免学费。

谢国清认为,分阶段落实“全面免学费”,可以挪出经费做更重要的事,例如改善教学品质。排富措施可以确保最需要的人得到帮助,国教政策也能如期推动。

国教行动联盟召集人王立昇则认为,十二年国教既然是义务教育,就应该不排富,“就像你去搭公车,每个人都付一样的车票钱。”但他也说,经费应该花在刀口上,教育部应该检讨一下经费的使用状况。

然而,如果要“排富”,补贴学费与否的“那一刀”究竟该划在哪一条界线上,将是头痛难题。

近年教育部推动“齐一公私立高职学费方案”,将界线订在家户年所得114万元,却衍生许多问题,例如家中如果有2、3个孩子同时上高中职,负担依然沉重。且同样是114万元,也存在南北、城乡差距,都市里双薪家庭比比皆是,但物价也较为昂贵。

教育部长蒋伟宁昨天受访时表示,如果要排富,“状况会很复杂”,配套措施必须完全,过去用过的排富界线,也不必然能照搬到十二年国教。因此教育部目前仍朝“不排富”的方向规划。

少子化冲击国家发展,唯独免学费政策上可说是一帖解药。问题核心在于政府能否在严峻的财政负担下撑过103、104年,再来期待“头过身就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