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鸿源:板凳变炉灶 日防灾公园到位

人气: 13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丽荣台北4日电)台湾内政部长李鸿源说,东京为了因应30年内极可能发生的毁灭型地震,积极建置备援中心、防灾公园等,防灾到位且务实,值得学习。

李鸿源7月下旬率团赴日考察灾害防救组织和设施,访问日本东京、京都及兵库等地,期间参访的防灾据点包括有东扇岛基地、东京都防灾应变中心、都立足立区舍人防灾公园等。

阪神大地震后,防震成为日本防灾的重点。李鸿源说,东京根据科学根据,预测30年之内极可能发生毁灭型地震,积极且严肃应对。

阪神地震后,日本慢慢改造公园成防灾型公园,平时看似是公园,一旦灾害发生,则成为大型避难中心,可临时安置大量民众。

李鸿源说,光东京都就有70多座防灾公园,其中11座具备完整的救灾、救助功能,平时就有人在维护,每年花新台币6亿元维护、管理,“板凳掀开有炉灶可烹煮,临时厕所也能在几分钟内搭建完成”,甚至还研发与慈济类似的香积饭,供灾民食用。

李鸿源表示,日本防灾公园的动线规划相当完整,灾害发生,人、车甚至飞机能马上进驻,在台湾,防灾公园只是一个名称,徒有空地,日本的经验非常值得台湾学习。

李鸿源也参访东京的备援中心,和台湾备援中心最大不同是建筑物的防震功能。他说,东京备援中心的建筑物由几个大弹簧撑起,和地表没有连结,确保发生再大的地震,建筑物都不会垮;备援中心内供电、供水,里面的人可自给自足1到2星期,“思考得比我们到位,也很务实”。

至于临海的东扇岛基地则有2个码头特别加强防震,即使大地震发生,救援物资、人员仍可正常进出。

此行行程紧凑,李鸿源等人最后一天参访清水寺,结果了解重点还是在它的防震和消防设施。

李鸿源说,发生过几次大火的清水寺仍在整修,做防震、耐震补强,日本人设置好几道防火设施,包括自动、人为最后一套防线等灭火系统,设计精细到几乎看不出来,台湾古迹则少有这样的设计。

日本在阪神地震后开始打造防灾型公园,平时看是公园,一旦灾害发生就成大型避难中心。图为公园内已预先挖好洞,需要时只要将帐篷搭起,就可变成临时厕所。 (内政部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