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少子化 2016年恐现大学倒闭潮

人气: 17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9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过去20年来“广设大学”,以及“招生员额不断扩张”,让台湾目前不少私立学校,面临招生不足困境,导致财政出现问题。不少学者忧心,若再不重视,民国105年(2016)将会产生一次大专院校空前的倒闭危机。

屏东永达技术学院因积欠教师7个月薪水,部分老师生活撑不下去,在校内拉布条抗议;另一所位在屏东县的高凤技术学院,可能是目前情况最惨的一所学校,借贷700多万无力偿还,因此被查封校产,上百件学校设备被法拍。

因经济不景气,加上少子化问题双重夹击,台湾高等教育正面临财政紧缩,以及生源不足的窘境;又因广设大学,让教学品质及学生素质逐渐低落。

自1994年(83)广设高中大学,成为台湾教育政策主轴以来,技术学院纷纷升格科大,专校则升格技术学院,其中大学由23所增加至120所,学院由35所减少至28所。

其中,私立大学招生员额属于显性,而公立大学则是属隐性,不过私大增加名额,却也被部分公立大学所侵蚀,例如台大学生就从过去2万多名,增加到3万。

台湾高等教育产业工会理事长戴伯芬认为,部分大专院校朝向退场机制已是势不可挡;教育部应提出“预警措施”配套,让学生与家长可以在学校发生危机时,及时考量如何因应,保障受教权益。

目前教育部希望采取市场机制,让其逐渐退场,或是辅导转型,而非直接以强硬退场作为手段,不过戴伯芬认为,若未来人口得以回升,的确可预期,但高教市场已过度扩张,尤其105年是少子化的第一波大限,将近少5%左右,可预见情势只能走坏。

这些财务出现问题的学校,若是再拖延2年,很难期望未来学校经营、声望还能有效提升多少。

对于预警机制,她坦言,教育部不敢得罪地方私校,因有些是地方立委、角头办学,因此动辄得咎,窒碍难行。戴伯芬指出,教育部应负起公众的责任,而非只为单一学校负责,学生招生不足,包含办学理念、经营模式等,这些管理行政成本不该转嫁到全民买单。

她建议,应该公开资讯,包含财务、经营状况都应公开透明,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部对各地学校办学资讯其实都了然于胸,不该只一味只从总量管制,或要求学校改善作为托辞,而导致学生权益受损。◇

(责任编辑:韵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