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环署:环评与经济成长无正相关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茗喧台北7日电)环境学者近日指出,环评的多项缺失及不确定性,将拖垮台湾经济;环保署今天表示,环评审查件数与台湾经济成长没有正相关,不应为了利益让环境成为牺牲品。

研究环境流行病学、职业医学与流行病学长达20年的国家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温启邦近日表示,台湾仿照美国实施环评制度却只做半套,仅评估风险却忽略经济利益分析,像是审查国光石化案时因“报忧不报喜”,导致此案最后胎死腹中。

温启邦另指出,现行环评健康风险评估标准不一,使环评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将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呼吁修改环评法,将环评把关权交还各部会。

环保署今天发表新闻稿表示,现行环评法立法时,原本是参照美国作法,从经济、社会及环境三层面通盘考量后,由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决定是否给予开发许可,但当时立法院认为,如此将有“球员兼裁判”疑虑,才改由环保主管机关进行审查及否决。

此外,环保署指出,环评制度修法必须凝聚各界共识后,才能做出适当决策,目前也有许多民间团体质疑地方环保机关进行环评审查的公正性,认为短期内不宜将环评案件回归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审查。

至于国光石化案,环保署澄清,当时国光石化公司委托学术单位进行社会经济成本效益评估,评估结果中指出国光石化开发后,可能造成民众生命损失、致病住院等“社会成本”。

环保署也邀请环境、经济学者进行公开讨论,进行各层面综合评估,并非仅评估开发带来的风险,该案最后在政府表态不支持国光石化开发后,国光石化公司才自行撤案。

对于环评健康风险评估审查标准不一,环保署则表示,今年初曾发文请卫生福利部建议国内有独立验证能力并愿意担任此第三方的执行单位,但至今都没有适合的机构能够接下这项工作。

环保署说,虽然有许多开发案因考量环境价值无法通过环评,但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指出,环评审查件数和台湾经济成长并没有正向相关,如果重大开发计划不必经过环评审查,将使所有环境敏感区位沦为开发的牺牲品,环境保护形同全面弃守,值得全民深思与警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