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促医材产业转型 台医师:须政府介入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4年08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医材产值2013(102)年814亿,预估2015(104)年将上看927亿。由于台湾试验机构团队不够完备,加上卡在法规及人体试验关卡,台湾厂商大多在国外进行医材试验。嘉义长庚医院骨科系脊椎外科医师吴孟晃指出,医材产业前景看好,但真要发展这项产业,绝对须要政府介入。卫福部推动建置临床试验环境及培养临床试验医师是第一起步。

台湾医材多属中低阶产品,卫福部食药署医妆组长许蒨文指出,辅导业者从中低阶转型生产高阶医材,临床试验是非常重要一环,医材必须透过临床试验验证效能才能上市,希望能透过建置很好的临床试验环境及培养临床试验医师,让医材产业成功转型。

吴孟晃表示,医材制造很快,但认证须要3~5年(追踪起码2年以上),医材研究有时甚至长达10年,加上上市后追踪可能要20年,这是很花钱的行动。过程中产品若出问题须回收,负担更大,背后须要强大财力支持。

“台湾的创意非常好”,吴孟晃以骨科医材发展为例,干细胞、奈米、3D列印是最新趋势,这些医材在市面上还看不到,但是台湾已有这些技术,也有产品做认证,“跟国际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他们”。

吴孟晃说,国外超级药厂花几亿元做试验,台湾厂商只能花几百万或几千万元。台湾有创意但卡在临床试验须要很多钱、很强的试验团队,台湾医材厂商因此宁可萧规曹随,只求产品效果跟前代一样就好。而有创意的产品,也因为缺钱做试验认证,多技转国外厂商。◇

(责任编辑:韵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