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馊水油风爆 台食品厂也有话要说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14日电)中秋节前夕台湾爆发的一连串馊水油事件,再次重创台湾食品、餐饮业,风暴圈不断扩大,食品业者无奈表示,这次事件有别以往,不单纯是企业内控能杜绝。

业者表示,馊水油事件所牵扯的范围太广泛,源头管理机制现阶段只能向上追朔一至二层,非单独厂商就能掌握供应链全貌,尤其原物料多达千万种,未知的更多,食安议题除了最根本的“良心”外,企业的公司治理及公权力的确实执行缺一不可。

台湾的食品大厂在去年大统油品事件后,在食品安全的控管上大都持续补强拉高严谨度,但这次馊水油事件还是有多家大厂及知名厂家中标,踩到馊水油沦陷的厂商持续增加中。

有些厂商无奈地表示,在评估供应商时,除了符合公证单位的验证及标准外,都会要求厂商提供上游供应厂商的名单,甚至要求厂商签订契结书,保证产品安全无虞,但有些厂商基于商业保密原则,不见得会全部提供,也不见得会诚实公布,大厂或许有能力建置食品检验所进行自我把关,但原物料千万种,没人敢保证百分之百没问题,小厂防地雷的能力更有限。

除了业者自已更严格把关外,只能盼望政策有一套机制,推动源头管理平台,让大家能有标准可以可依循,防患未然,也让优质厂商可以获得正向发展。

业者表示,台湾有高达75%以上的食品厂商较缺乏严谨的供应商产品技术规格管理流程,也未设置专任单位追踪国际食品法规的变化,往往在食安事件发生时,无法对主管机关或媒体、大众即时提供正确的讯息,导致社会恐慌。

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詹岳霖指出,在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协会一直推动业界应“落实源头管理,精耕流通足迹”,建立一个国际端的“食品安全管理平台”。

他说,重整食品安全秩序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次把食品安全标准与检验机制拉高与国际同步,产业要落实有效的源头管理平台机制,除了企业本身的力量外,也必需有政府公权力的协助。

在上游源头管理部分,詹岳霖分析,以科专方式引进甲骨文在国际间已发展成熟的“源头管理资讯服务平台”,针对产业需求打造客制化的源头管理追溯机制,以符合台湾产业运作的现况。

目前在推动的源头管理资讯服务平台提供三大重点功能,包括建立食品原料规格资讯标准、搜集国际食品法规及24小时国际食安事件警示通报。

平台预计将建立900项源头供应商原料规格资料要求,建立台、中、美、日食品法规资料库。会员厂商可确实掌握食品原料的技术规格外,系统也会主动通知会员厂商最新的国际市场动态,减少食品开发与制造的风险,同时避免误用有害原料的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