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生眼中的东西方医疗体系

兼谈新移民在纽约如何看医

人气: 14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大纪元2015年06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邹凤、林燕纽约报导)“美国的医疗系统跟中国(大陆)、台湾大体上一致,但还是有点不一样。”横跨东、西方两个医疗体系的医生都有这种感觉。

作为华裔移民,当然有另一个角度的感受。本期我们邀请几位横跨东、西方两个医疗体系的华裔医生来谈谈他们眼中的医疗体系,以及新移民如何适应这个体系,在纽约看医。

区别一:两边见医生都难,但难得不一样。

在中国(大陆),你见医生难度在于前面的预约、挂号。有时候为了在大医院拿个专家门诊,不得不半夜就排队,甚至只能从票贩子手中买号看医。只要你有“本事”拿到号,后面见医生就不难。待医生看诊完毕,就是一系列的检查。

在美国,没有人会倒卖号,只要你排队等待就行,但是你几乎只能在首、尾见到医生。刚开始,医生过来打声招呼,自我介绍一下;然后离开,住院医生、或者是护士开始做一系列检查;最后,医生再一次出现,亲自“动手”检查,可能几分钟就结束。

◆支招:入乡随俗,多follow别人,听医生的建议。罗伟修医生,曾任台湾高雄医学院、妇幼医院的主治医师,现在法拉盛开家庭医生(PCP)诊所。他介绍:“美国比较倾向医生说什么,病人做什么。比如在大医院,我(医生)说做什么,大概90%就照做了。”

有时候,华人比较有自己的意见,当然如果你能说出理由并坚持,医生绝不会强制让你遵从。

区别二:在中国去得最多的是门诊部,在美国去得最多的是家庭医生诊所。

移民在美国看病和在中国看病还真是不同。在中国生病了,大家都直接到医院的门诊或急诊看,如果需要住院治疗,门诊医生会安排。

在美国看病,首先你得找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就像是个大家长,能帮助处理70-80%的病患需求。如果病情需要,家庭医生会转诊(transfer)到专科医生诊所或医院。

◆支招:在美国找对家庭医生,能帮上很多忙。所以在指定家庭医生方面,一定要多打听,比如请朋友介绍、推荐等。一旦定下来家庭医生,就不要频繁更换。因为时间越长,家庭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就越了解,有时候从细微的表现上就能判断出背后的隐患。

在语言沟通、病情陈述方面,华裔患者找华人医生可能更容易避免误解。“对于刚来美国还没有身份、没有保险的病患需要用现金看病,同时还存在语言问题,找华人诊所、华裔医生,沟通比较顺畅,比如在常见病、多发病或体检方面。如果语言不存在问题,那看病选择的面就宽一些。”在美国行医20多年的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主治医师蒋威廉介绍。

几种常见的医疗保险福利

●1. 有绿卡的低收入人群

有绿卡的低收入人群,可申请纽约州政府医疗补助(Medicaid,俗称白卡)。有了白卡,可以找家庭医生诊所,做免费健康检查和健康评估,有疾病可以看诊。

持白卡还包括身体健康检查、在一些药物和医疗器材上也可享受免费福利,对符合条件的病患还可到福利中心申请护理服务。

前提:如实上报自己的收入而且要符合低收入的条件,便可在州政府机构申请到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补助。如果收入超过低收入的要求而申请了白卡,一旦被查出实情可能会被罚款。

●2. 工薪阶层

工薪阶层一般有公司帮助购买的医疗保险,持保险看病,一般比较方便,他们可以享受到相对好的医疗服务。

●3. 纽约州健保计划

俗称奥巴马健保(可负担的健康保险),根据个人收入向州政府申报,个人支付一部分,州政府医疗补助一部分,分成铂金、金、银、铜四种级别。还有儿童享有的健保计划(CHIP),孕妇不管有无成分也可申请白卡,覆盖孕期检查及生产的医疗支出。

●4.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已交满十年税,并达到一定额度,那么重病可以申请联邦医疗卡(Medicare,俗称红蓝卡),但是要到私人医疗保险计划网络注册。如果配偶不幸过世,其社保福利作为配偶还可以使用。

责任编辑:孙秀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