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宪改破局 民团吁推动国会透明化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6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立法院日前朝野协商未获共识、导致修宪破局,引发民团批评是政治为一己之私、扼杀宪改契机,也让立法院长年以来黑箱党团协商便决定国家政策方向的问题再度浮上台面。

公督盟理事长黄秀端表示,过去党团协商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制度化后却发现,许多大家都有共识、认为可通过的法案,却都交由党团协商,造成法案被各政党当成筹码、相互绑架。虽然第二次国会改革有降低党团协商的比例,目前仅约25%法案是需要党团协商,但因协商法案都是争议性较高的重要法案,所以仍为外界所诟病。

不过台湾自由选举观察协会理事长陈俐甫认为,从历史的脉胳来看,党团协商在台湾民主化的过程中,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因为过去在野党的席次仅个位数时,若全部用投票表决,很多党外的利民法案其实都不会通过,所以只能透过党团协商、用交换方式,来通过执政党不是那么在意的法案,不过这也是过去形势所逼、不得已的做法,当台湾民主已经迈入正常化时,就应该思考这样的制度是否适合继续存在。

谈到立法品质不佳,陈俐甫说,台湾立委待在国会审理法案的时间太少,待在地方、招待所、电视台的时间却太多,但世界变迁如此快速,台湾有许多不合时宜的法律须修改,却因立委不喜欢开会,所以法案就只能一次性包裹处理,才让立法品质无法管控。

台湾政治是最不专业的学问

“台湾的政治是最不专业的学问”,陈俐甫表示,有许多立委并不懂法律,只因父亲是政治人物、或因为长得帅被媒体吹捧,或因为政党需要这类人来包装招牌等因素,才被提名为立委候选人,但最基本的法律素养却不在考虑范围内,才会让国会的立法品质下滑。

不仅如此,主流政党被财团绑架也一直为外界所诟病。中研院研究员黄国昌以自己亲眼所见为例,2013(民国102)年5月30日他在立法院交通委员会旁听反媒体垄断专法的立法修正过程,亲眼看到一位女性立委,讨论法条时不断回头看媒体财团所聘的法务人员,只要法务人员点头她就答应、法务人员摇头她就反对,甚至有具体修正建议时,法务人员还会递纸条给她,她就按照着念,“居然敢公开在委员会里指导立委怎么修法,这就是台湾所面临的现状”。

公督盟执行长张宏林认为,改善立法院恶习应从资讯公开及透明化下手,但许多相关的国会改革法案,包括“委员会旁听法制化”、“建立国会频道”、“会议转播无死角”、“调阅会议转播”等法案,却屡遭杯葛,实在荒谬离谱。他呼吁,若总统、立委候选人想争取选票,就必须在国会改革的议题上清楚表态、签署国会改革承诺书,否则不排除公布名单、并发动落选运动。◇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