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动力校长退而不休 活出生命彩度

人气: 89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3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建霖台湾桃园报导)台湾桃园市中坜区新平国小退休校长陈新平,担任教职时,带领家长荣获标竿100,参加Inno School全国学校创新经营奖、GT创意教学奖荣获双料特优、教学卓越奖;退休后进入国立清华大学担任专案办公室协同主持人一职,他的另一半,宋屋国小校长林淑珍,也是儿童文学家林茵,夫妻堪称桃园教育界“神仙校长眷侣”;“不在乎生命的长短,只在乎活出精彩生命”是动力校长陈新平的座右铭。

新平国小退休校长陈新平(左)与夫人宋屋国小校长林淑珍,同时也是儿童文学家林茵。(陈新平提供)

农村穷孩子  乐观积极面对人生

陈新平生长在桃园海边新屋区农村,家中世代务农,从农村生活中奠定的苦干实干的纯朴特质,假日经常帮爸爸、妈妈到市场卖菜,也学到很多卖菜谋生的方法和技能。

陈新平卖菜方式可见他思维特别,他会先分配工作,市场摆摊会有警察取缔开单,他提议:“爸爸力量大负责运菜,哥哥负责在走廊上看菜,我的个子最小就负责卖菜”,他请妈妈先准备一个小提袋,手提着五把青菜到市场中间走道喊卖:“我妈妈种的软骨蒜,每天浇水非常好吃,我手上只有五把,要买要快喔!”

陈新平乐观积极面对人生,从市场卖莱和种田中学到了很多的处事之道。从小就读大坡国民小学,父母念书不多却让孩子越区就读当时的名校富冈国中,每天早上采完洋菇后,六点一到,就骑着脚踏车到5公里外的富冈国中就读,读到天黑才踩着夕阳余晖回家,回到家后马上挽起袖子,继续跟着爸、妈到洋菇寮继续工作到半夜才休息。

动力校长 改善教学环境不遗余力

陈新平在桃园复旦国小、公埔国小,担任17年的老师、主任,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栽培一批优秀的学生,有艺人萧亚轩、手球员谭崇圣、溜冰员胡庭瑞和王筱筑……等。

有一年的教师节,萧亚轩在台视“百万小学堂”中提到:“这辈子最怀念的老师就是陈新平老师,他现在是个校长了,他很关心我和弟弟,我还跟他保持联络。”陈新平每次分享萧亚轩的成就时,脸上就露出满意的笑容。有一年复旦国小办理20周年校庆表扬杰出校友,七位中就有四位是他教过的学生,他也以学生的优异表现为荣。

2003年在偏乡小校笨港国小凭着一股教育的热诚,跟着台湾大学李英周教授进行“螺起笨港客家渔村”社区营造,定位全国唯一客家渔村小学,带领家长荣获标竿100,隔年参加Inno School全国学校创新经营奖、GT创意教学奖荣获双料特优、教学卓越奖,获得当时桃园县长朱立伦接见并公开表扬。

陈新平(右)与日本作家富坚史生(左)于笨港留影。(陈新平提供)

2008年派任中平国小校长,面临整建与重建的两难困境,陈新平拥抱挑战,勇于面对任何事,曾解决师生燠热、饮用水问题并改善教学环境,以“饶平的家乡”为主题发展校本特色课程,获得创意教学奖特色标竿、教学卓越金质奖、国际网界博览会白金奖、阅读磐石奖等,自此有“动力校长”之美称。

与中央大学合作开办明日学校,透过大量阅读、专题写作、主题创作,并结合科技辅具,有效翻转学生能力,超越全国一个常模,2012年马英九总统亲自莅临中平国小加冕全校师生。

2013年起办理四年的桃园布马嘉年华,让布马登上金曲奖舞台以及全中运第一个节目表演;推动“布马造镇”计划,成立“花想堂工作室”和“花布马工作站”,让布马深入过岭社区,荣耀威廉波特。

陈新平也致力于国乐社团与棒球队,以“品格棒球-追逐梦想永不放弃”为理念,吸收喜爱打棒球的孩子,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获得很多家长的认同,开创中平国小的棒球奇迹。两年内脱胎换骨,荣获桃园市第一名,四年后荣获谢国城杯少棒锦标赛第一名,代表台湾和亚太,重返威廉波特。

担任老师和校长这么多年,他在任的学校都是以“温馨和谐特色发展,共创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学校的最大公约数,用“热诚、热情”来为师生筑起两座阶梯,一座阶梯是让师生拥抱高峰经验,另一座阶梯则是包容师生,为师生解决问题。

陈新平(立者)担任社区营造讲师。(陈新平提供)

退而不休 服务偏乡离岛走透透

2016年八年任满,由于身体的关系,陈新平选择退休,进入国立清华大学担任专案办公室协同主持人一职,负责校园少子化教室活化及列管,调查各县市空教室空间活化再利用,给予指导与建议,因而经常上山、下海,同时检验通识中心生命教育、生命关怀与服务学习课程,带领学生发挥大专青年志工,结合专长服务偏乡地区。

说起志工服务陈新平满心欢喜的说:“我还是2001年《中华民国志愿服务法》实施元年,办理桃园县志工服务第一场基础训练研习的第一人。”可见他在志愿服务的资历与份量。

陈新平带着清华大学的学生运用创造力,创新课程发展,让孩子走出课室,体会生命教育体验生命关怀,透过服务学习,培养各种生活知能,十多年来看着竹师变清大,从单一的教育大学变多元发展的通识大学,培养师资的教育大学到培养通识素养的全人大学,是他最大的感受。

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与国际儿童村与华山基金会合作,关怀老人关心小孩,他设计的课程是:透过手机Google Maps和住址,靠自己的力量,搭成各种交通工具到中坜市区各个角落,带着白米到老人的家关怀老人,走进台湾国际儿童村,关心弱势小孩,启发大专青年的爱与善,升华心灵彰显生命价值。

助偏乡发展校本特色课程  上山下海惊奇不断

陈新平还协助偏乡小校发展校本特色课程,回应教育部推动12年国教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偏乡离岛兰屿、绿岛、澎湖、马公都有陈新平的足迹以及出生入死的惊险镜头。

他分享:“有一次应台东市教育局邀请到兰屿,担任兰屿地区校本特色课程工作坊讲师,搭小飞机下降兰屿,因天候不佳、侧风过大飞机着地后,机长看见机头压不下来,马上加足油门重飞,第二次顺利下降,所有接机人员鼓掌庆贺;两天过后又因为天候不佳,关岛两三天,大家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在台东县政府的协助之下,顺利回到台湾。”这次经验让陈新平永生难忘。

陈新平退休后两年是活得最有意义的两年,不但走入偏乡还担任过有爱基金会的副总干事以及温情筑梦总干事,协助温健钧先生与何能裕直行长成立“温情筑梦社群”,连续七年照顾桃园市10所学校两百位孩子,协助孩子从阅读中建立自信,培养自己的基本学力,从才艺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厚植自己的能力。

中平国小的布马元旦展演。(陈新平提供)

七年前,在好几次团队比赛中,何能裕执行长认识了动力校长陈新平的热诚和活力,让何能裕说服温健钧每年提拨160万,长期协助两百位弱势学生,体验美食文化,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过年围炉,让弱势孩子体验并了解节庆,并提供才艺训练基金,从此让“弱势不再弱势,偏乡不再是偏乡”。

有一次到台东利嘉部落,林克铭校长娓娓道来经费不足,陈新平感同身受,马上打起电话联络中坜慈惠堂董事长,透过募款在短短的两天内筹募相关经费,顺利解决利嘉部落小校经费不足问题。

“精彩生活,活出生命的彩度”,是陈新平终身座右铭;“燃起教育热诚,为师生搭起两座阶梯”,是他奉行的教育理念,他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成为教育的永远志工。

独门哲学 “人生学习如盾牌”

陈新平曾经与加拿大任教的陈志宏教授交流,认为培养自信很重要,人有了智慧,生活才能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他更提出人生学习如盾牌,导师是教人导至正轨;引师是引导思考;创师让学习者博学,大量阅读,学会审问的基本层次,以及分析能力,学习由事实提问、推论、评论,然后慎思明辨、独行到止于至善,这是学习的重要关键。

 
陈新平认为人生学习如盾牌。(陈新平提供)

责任编辑:姜泉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