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20全台珊瑚白化 调查估约3成死亡

随着台湾夏季温度飙破历史纪录,台湾周遭海域珊瑚正面临20年来最严重的白化危机。(绿色和平提供)

人气: 29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01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综合报导)中研院研究团队12日公布珊瑚白化调查指出,2020年夏季受南中国海热水团往北推移影响,加上没有台风可以降温,台湾海域珊瑚受热压力冲击,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其中最严重的是小琉球,其次为为东北角与垦丁,估计全台至少损失31%的珊瑚。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昭伦2020年7月至9月带领台湾珊瑚白化观测平台团队,到全台62个样点做111次水肺潜水,调查约5公里海岸线、2万8250株珊瑚。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郭兆扬表示,大规模白化现象可能是极高温造成,主要是5月底南中国海南部热水团往北推移,造成6、7月台湾南、北海域被高温热水团包着,不断加热台湾的珊瑚,包括东沙、垦丁、小琉球、澎湖南方四岛以及东北角都发生珊瑚白化事件。

郭兆扬说,1998年珊瑚大白化事件,台湾损失很多珊瑚,那时垦丁热压力是10;2016年第3次全球珊瑚大白化事件,台湾并没有发生珊瑚白化;2020年台湾热压力飙过15,是台湾珊瑚研究史上最热的一年。夏天珊瑚会受热压力影响,夏天也是台风季,台风会带来降温作用,类似煮水饺加冷水降温,但2020年台湾没有台风。

郭兆扬指出,调查发现31%的珊瑚属于4至6级白化,最终都会死亡,显示台湾2020年至少损失1/3的珊瑚。其余珊瑚8%属白化等级3,未来是死亡或恢复健康依水温的变化趋势而定;13%属于白化等级2,会在秋天水温降低后恢复健康;48%为白化等级1,属健康珊瑚。

若依地理区分,郭兆扬表示,小琉球的白化程度最严重,会损失55%珊瑚;东北角与垦丁约损失30%珊瑚、澎湖与绿岛白化程度最轻微,约损失20%珊瑚。小琉球全岛会有至少1/3的珊瑚死亡,南侧、西侧死亡则高达50%以上。绿岛与垦丁也是西侧与南侧发生显着白化现象。澎湖的白化现象则集中在南海东吉、西吉、七美和澎湖内海瓦硐。

最值得注意的是属于非礁型珊瑚群聚的东北角,郭兆扬说,1998年虽躲过一劫,但2020年却发生了有纪录以来首次的大白化事件,以野柳、外木山、基隆屿和鼻头角渔港最严重,这是非常严重的警讯。

海底玩家执行长&海底映像的制作人李世明表示,针对澎湖东、西吉屿的东、南、西侧岛沿岸水下深度4至20公尺之间进行纪录,发觉海水温度约29至33℃,珊瑚白化的面积约70至80%以上,“珊瑚白化到像下雪。”岛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苏淮则说,他访谈了各地潜水员和潜水教练,一致感觉是第一次看到珊瑚白化这么严重。

气候变迁全球暖化,陈昭伦表示,放任全球温度增高1.5℃,99%珊瑚礁会消失,努力把温度控制在1.5℃,就可以保留10至30%珊瑚礁。呼吁政府正视2020年台湾珊瑚大白化所带来的警讯,即刻全力减排温室气体,宣布台湾进入气候紧急状态,参与全球抢救珊瑚与珊瑚礁生态系的行动。

至于如何恢复珊瑚生机?陈昭伦说,台湾海洋自然系统有很明显季节更替,在无法下海的季节,让自然力去帮珊瑚恢复,尽量不要有外在干扰。7、8月是旅游旺季,能做的是污水排放管控、珊瑚礁旅游礼仪宣导,透过宣传告诉民众友善接近珊瑚礁,以及管理餐厅、各种游憩活动等,才能让珊瑚礁有机会恢复。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