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SMCP遇挫 山东如意时尚帝国梦碎

人气 2711

【大纪元2022年0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江枫采访报导)2022年初,法国时装公司SMCP集团召开全体股东大会,将山东如意集团董事主席邱亚夫及其女儿邱晨冉踢出了董事会。这标志着邱亚夫的中国版LV梦破碎了。

SMCP集团是时尚品牌Sandro和Maje的母公司。2021年10月28日,SMCP集团债券信托人GLAS发起了召开首次SMCP集团股东大会的请求,但遭到以邱亚夫为首的董事会的否决。

2021年11月30日,GLAS以山东如意“非法转移”持有的余下SMCP股份为由,在法国巴黎商事法庭申请行政令,并获得批准召开股东大会,就解散董事会进行投票表决。如意集团试图反对,但遭到法国巴黎商事法庭驳回。

2022年1月14日,SMCP集团发布声明称,其全体股东投票决定解散此前的五人董事会,并任命了三位新的独立董事。至此,山东如意彻底失去了对SMCP集团的控制权。

2016年,山东如意以13亿欧元收购SMCP集团多数股权,持股比例曾高达53%。但是在2021年9月,如意集团以股权质押方式发售的2.5亿欧元债务违约,导致持有的SMCP集团债权转移至GLAS手中。

就在2018年,邱亚夫曾对美国媒体表示,山东如意要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建立一个“中国版的LVMH”。当年2月份,他刚宣布花6亿欧元拿下瑞士奢侈品品牌Bally 70%的股份。

然而,截至2021年12月,山东如意市值跌到只剩十几亿元人民币,而且欠下几百亿元人民币债务,多次成为被执行人。

专家:中共“大国崛起”论推动海外收购热潮

现居美国的经济学家黄峻(Davy Jun Huang)告诉大纪元,“在2012、2013年之后,就有一个出海热。好多国内的一些商人或者一些企业,他们就开始陆续向海外进发,去收购一些品牌。有些是收购一些奢侈品品牌,有些是收购一些物业,机场酒店。”

黄峻是中国企业资本联盟(CECU)首席经济学家,也是亚洲房地产协会(ASEA)理事兼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

黄峻表示,给这种海外收购热潮推波助澜的就是“大国崛起”的论调。从2012到2015年之间,中共高调宣传“大国崛起”,鼓吹“中国模式走向世界”,鼓励企业“出海”。

然而,中国企业哪来那么多资金收购呢?

他们采取的策略是,以低价购入海外品牌股份,要么将其股份作为抵押物来发行二级债券获得现金流,要么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将其重新打包上市,把融到的钱用在下一轮的收购中。

比如,如意将收购来的三家公司——利邦、日本瑞纳、法国SMCP打包整合送进了资本市场。

又比如,如意依靠银行20亿元人民币(3.16亿美元)的短期借款,以及发行25亿元人民币(3.95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净资产只有26亿元人民币(4.11亿美元)的如意集团拿下估值179亿元人民币(28.27亿美元)的莱卡。

但到2020年3月,山东如意在宣布收购瑞士奢侈品牌Bally两年多后,其承诺的6亿欧元融资仍未到位;和以色列男装成衣制造商Bagir的交易款项也迟迟没有到位。2020年4月,Bagir因现金耗尽,申请破产。

2020年5月,日本瑞纳宣布破产退市。2021年4月,利邦股票停牌。

2020年7月3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因欠债不还,重庆市万州区法院对集团实际控制人邱亚夫下达限制消费令,不得实施包括乘坐G字头高铁在内的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2021年9月,如意集团旗下具有二百五十年历史的英国高级男装品牌Gieves & Hawkes面临破产清算。

2021年11月16日,如意集团被太原市中级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8599.6万元人民币(1357万美元)。10月28日,如意集团发布的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当年1到9月,出现4330万元人民币(683万美元)的净亏损。

黄峻表示,从2016到2018年间,“闭环”成为中国企业家们的口头禅,意为多元化经营。他们当时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中国是很多品牌的主要消费国。他们就想通过控制源头,回头来赚中国人的钱,也刚好赚一些老外的钱。

“他们的经营理念,他们的管理能力,他们的战略部署,他们的个人水平、管理层次都达不到要求。然后只是依靠不断增加杠杆,不断地讲故事,不断地忽悠投资者。他们也低估了经营品牌需要的时间精力。还有经营水平层次各方面的(要求),还有资金。”黄峻说。

专家:中共打击资本外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纷纷折戟

山东如意集团只是众多“出海”血拼、最终铩羽而归的中国企业当中的一个。

2012年,万达集团斥资26亿美元将全球最大的连锁影院AMC收入囊中,此后又接连收购Starplex Cinemas、Carmike、欧典院线等大影院巨头,将AMC的运营范围拓展至15个国家。

海航买下希尔顿酒店集团25%的股权,买下德意志银行10%的股份。2015—2017年,海航海外并购金额高达500亿美元。

安邦也在2014年买下位于纽约的著名地标建筑华尔道夫酒店,收购比利时银行、保险公司,南韩东洋人寿、安联保险及荷兰VIVAT保险公司。

然而,2016年底,中共政策转向,开始打击资本外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纷纷折戟。黄峻表示,“从2015年中国经济危机之后,就发现中国的外汇存底越来越少……发现了很多资金外逃。”

2017年6月,中共银保监会指示各大银行,开始调查海航、万达、安邦、复星及浙江罗森内里等数家企业在海外并购的风险程度。中共监管机关发出信息,不再支持中企在海外“非理性”的投资,批评中企趁机转移资产、耗费国家外汇存底、引发资金外流恐慌,加速人民币贬值预期。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2017年,安邦创办人吴小晖被捕。2018年2月,安邦被政府接管,改名“大家保险集团”。2020年9月,安邦集团及安邦财险宣布解散并清算。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声明称,因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相关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海航集团最终确认债务1.1万亿元人民币(1736亿美元)。

2021年5月23日,万达集团发布公告称,万达集团全部退出美国AMC公司董事会。

专家:海外并购里面水很深

海外并购真的是中国富豪们将资本转移到国外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术吗?

黄峻说:“其实海外并购本身里面就有很深的水,是不是价格这么高?”

“就比如它(海航集团)买一个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可能就是几十个亿。那你可能二十个亿去买。那里面中间的钱去了哪里?他们把一些这样的资产就装进一个叫做慈航的私人基金。”他说。

2017年7月,《纽约时报》披露,一名叫贯君的中国人,将超过29%的中国海航集团股份(相当于180亿美元)转至纽约的“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这笔款项几乎相当于2016年所有美国公司的捐款之和。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如意集团收购3年不付钱 以色列成衣商拟起诉
经济环境不佳 大陆如意集团两天两次违约
组图:全球奢侈品影响力排行榜 LV集团居首
男子夜闯悉尼奢侈品店 46万元商品失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