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名中国科技工作者未获印度签证

人气 2904

【大纪元2024年06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夏雨综合报导)总理莫迪一直致力于将印度打造成制造业强国,并且,印中关系因边境争端在持续恶化。印度业界透露,在此背景下,数千名中国科技工作者未能获得印度签证,包括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金融时报》6月27日报导,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主席潘卡吉‧莫欣德鲁(Pankaj Mohindroo)表示,在过去两三年里,数千名中国公民的商务和就业签证申请被拒绝,还有许多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没有申请签证。

他介绍,多年来一直在美国公司在华部门工作的中国公民也被拒发签证。

2020年,在COVID-19疫情和喜马拉雅山边境地区爆发印中致命冲突(造成20名印度军人和至少4名中方军人死亡)的背景下,印度对中国企业实施严格限制。

印度负责监管签证发放的外交部和内政部没有回应对《金融时报》所报导的签证积压问题的置评请求。

四年前,莫迪政府出台3号通知(Press Note No.3,简称“PN3”),要求印度与任何陆地接壤国家的公司进行任何外国直接投资,都必须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

当时,印度政府表示,这项规定旨在“遏制对印度公司的机会主义收购”。虽然这项措施没有具体提到中国,但印度国内普遍认为它主要是针对中国公司。

依据印度内政部边境管理局的信息,在地理上与印度接壤的国家共有七个,即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其中中国曾是最大的投资母国。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数据,过去二十年来,其它六个接壤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加起来仅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千分之二,对印度投资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金融时报》报导,据印度政府官员称,未能获得在印度次大陆扩张许可的中国公司包括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苹果公司供应商立讯精密等。

不过,从2023年底,印度加快了对部分中国公民的签证发放速度,这些签证适用于莫迪政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下的项目——该计划旨在促进印度制造业,为电子、制药和纺织等一系列行业的企业提供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补贴。

随着美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中共对外企施加更多控制和审查,导致更多跨国公司希望将供应链和销售渠道从中国转移出去,它们在亚洲其它国家寻求机遇发展。

印度目前的地缘政治地位赋予其诸多优势。莫迪政府继续受益于“中国+1”趋势:在许多西方和亚洲国家,通过将商业运营和投资转向中国的邻国,来限制与中国相关的生产和供应链风险。许多关键经济部门的跨国公司现在不仅将印度视为长期资本投资的替代选项,并且认识到该国自身的市场吸引力。

印度是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莫迪执政十年来一直倡导“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旨在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出口。这一举措与上述全球企业在印度和越南等国寻找中国以外的工厂地点相吻合。

印度目前已成功吸引一些跨国公司,包括苹果及其供应商富士康,它们正在印度南部建设厂房。

6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与莫迪在白宫召开圆桌会议,会见了美国和印度的科技界领袖。苹果、Alphabet、微软等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与会,主要讨论在印度投资的机会和挑战。莫迪也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会面。

苹果CEO库克在会后表示,印度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机会”。大型半导体公司,如美光(Micron)和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也利用莫迪访美的机会,宣布了对印度进行重大投资的计划。

责任编辑:李寰宇#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在这些亚洲国家花费不多 可过舒适退休生活
印度总理莫迪宣誓就职 对全球意味着什么
最吸引富豪移民的十国 美国第二加国第四
从包机开始跨数大洲 移民偷渡美国新路线揭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